农业信息

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被罚款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在线播放

达达搜了解到,关于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被罚款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想必大家对于一些脱口秀演员并不陌生,现在的娱乐方式有很多,也有一批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应运而生,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在很多脱口秀中会有一些隐晦的段子,涉及到一些禁止内容,在北京首例脱口秀禁止内容被罚款5万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跟随达达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被罚款,脱口秀为什么突然火了。

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被罚款

4月25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北京某公司举办的脱口秀演出存在禁止内容的违规行为作出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该案是总队查处的我市首例脱口秀演出存在禁止内容案。

随着疫情后文化消费的逐步恢复,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在2021年第一季度显现爆发增长态势,特别是以脱口秀为代表的新表演形式脱颖而出。今年3月,总队在集中开展脱口秀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北京某公司举办的脱口秀演出存在禁止内容的情况,在案件调查阶段,总队充分体现包容审慎和内容监管“零容忍”的统一,精准梳理违规内容,保证了案件查办的进展。经查,该公司所举办的“开放麦&夜场狂欢”脱口秀存在危害社会公德情形的行为,违反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五)项的规定。总队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该公司作出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为脱口秀演出新业态立起“红绿灯”,划定“边界线”。

脱口秀演出以其诙谐、讽刺的内容表现和轻松、明快的演出氛围,在“短视频”“网络综艺”的加持下得到大量年轻人的簇拥,呈现出极强的娱乐感染力和价值观的渗透力。脱口秀演出举办单位作为演出新兴业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准确把握脱口秀演出的营业性演出的性质定位,压实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从维护首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高度,加强演出内容管控,提高演员表演水准和现场约束,严格在法规范围内开展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保持脱口秀演出新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将进一步强化对脱口秀演出的监管力度,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建立对脱口秀演出的预警机制,采取包容审慎的措施,帮助企业提高法规意识,依法前置化解经营风险;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将对脱口秀演出的执法检查纳入双随机检查范围,增大市区联合执法频次,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对违背公序良俗的低俗、媚俗、庸俗的演出内容“零容忍”,从严从重处罚,促进脱口秀演出等新业态的健康发展,维护好首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

中国脱口秀名人有哪些

1、金星

金星,1967年8月13日出生在辽宁沈阳,中国舞蹈家、脱口秀主持人。1978年加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1984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

2、池子

池子,1995年出生于河南,成长于北京,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2016年,池子参加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2017年成为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的吐槽团成员。

3、李诞

李诞,1989年10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中国内地男演员、脱口秀演员、编剧、策划人、作家。2012年,加盟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从此开始演艺事业。

4、王自健

王自健,3月28日出生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主持人。

2009年,成为了一名专职相声演员。2010年,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北京第二班相声大会”。2011年,出演个人首部网络剧《地球人搞对象指南》。2012年,主持东方卫视原创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

5、高晓松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

随着近期脱口秀综艺的崛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在一个碎片化文化消费时代,时长100分钟的喜剧电影几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严肃文学,而一度兴起的相声,则因囿于一些程式化表演近乎成为这个时代的传统戏曲。只有中国式脱口秀似乎恰逢其时。

为何源自西方的脱口秀,时至今日在中国突然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逐渐习惯于短视频消费的年轻一代文化受众,正逐渐成长为今天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所关注的文化焦点占据了热搜榜的显要位置。而中国式脱口秀在线上的运作方式总是以十分钟、千余字为基础单位,以笑点堆积为主旨,这在本质上不过是搞笑短视频的一种变种,与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完全相符。

其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脱口秀,都能以更为快速而便捷的方式触及当下年轻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凸显了他们生活中的某些笑点,不如说是触碰到当代年轻人生活中诸多不可言说的痛点——奋斗的艰辛、没钱的困扰、情感的不确定性等等。这种切身性所带来的感同身受,催生出特定的群体认同,而群体认同的形成会再度推动这一新的喜剧形式的繁荣。

从深层说,脱口秀背后还有“梗”文化在起作用。

“梗”文化已是今天中国喜剧的一个重要元素。网络化时代的笑点与传统笑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逗笑人的方式并非源于内容本身,而是源于同一内容被多次形式化重复。正如在脱口秀表演技巧上特别强调的call back(扣题)方式,看似是一种内容创造上的自我复制,但却在复制中营造了一种特定氛围,并在这种包含着差异的重复中,将原本略带悖谬与荒诞的情景做了极致化的演绎。

例如被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以call back方式再次提及的综艺“梗”——“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就属于这一类。这一歌词原本不过是陶喆老歌中的一句说唱,后被《青春有你2》演绎,在被网络无数个版本重新翻拍、配图和再创造之后,却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call back的“梗”。用“梗”所构筑的笑点虽然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被领会,但对于身处这一特定语境中的观众而言,却成了一条无须铺垫直接引爆全场的便捷途径。

于是,今天被综艺化的脱口秀在本质上成为一个庞大的造“梗”运动的有效推手。这种创造不仅意味着它自身直接造“梗”,更包含着对已流行的“梗”文化的再度创造。因此,它呈现出诸多网络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内容可以短小而空洞,但却存在着固定形式的差异性重复。这种重复构筑特定人设、特定笑点,并最终在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中沉淀。

在此,我们一直强调目前脱口秀表演的中国特征,是因为我们很难将《吐槽大会》与《脱口秀大会》等当作是对西方传统脱口秀的一种继承。毕竟这个诞生于英国,并伴随着广播兴起而产生的谈话类型,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生长土壤,而且至今保留着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文化胎记:一种源发于时事政治的评论和访谈,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事件的实时关注。换言之,脱口秀的属性与其说是喜剧性的,不如说是新闻性的;与其说是以已经完成了的稿子为底稿,以堆积笑点为己任,不如说是以生成性的思想交锋为主旨。

中国式脱口秀一开始就以综艺化形式被人们所熟知。“笑点优先”的创作手法,实际上消解了脱口秀原初的时评特质。尽管在今天脱口秀舞台上较为受人欢迎的演员仍然是一群有态度、立场和特定价值观的演员,但更被强化的是段子手特质。他们的创造与其说是围绕某种特定生活话题所展开的反讽,不如说是一场不自然的造“梗”运动。

正是依赖于这种造“梗”运动,中国式脱口秀将自身转变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然而这个意外收获,却也带着隐忧:如果脱口秀仅仅成为一个造“梗”运动,那么它如何能与传统的单口相声区分开来,它又如何能避免自己因为形式单调、笑点雷同而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脱口秀的未来,还有没有引入公共讨论的可能,是强调时评化色彩还是继续强调综艺化走向?这些问题,其实正应该是在脱口秀最受关注时探讨的。

以上是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被罚款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达达搜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