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国家不再提倡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打伤人犯法吗

  国家不再提倡见义勇为的说法是谣言,我们社会是很需要见义勇为的人的。北京日报报道,6月10日上午,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民制止家暴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

  在见义勇为的情况下,一般属于正当防卫,把歹徒打伤 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国家不再提倡见义勇为

  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张青之介绍,能够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的主要有四种情形:一、同正在进行的侵犯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二、同正在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妨害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三、在抢险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的;四、其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免受正在遭受的侵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助的行为。

  张青之表示,“见义勇为”必须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是具有危险性,而且具有“为他性”,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家人的,是为他人的。因此,一些行为类似制止长辈打自家孩子、扶老人过马路等,就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不过,公民制止家暴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依然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根据《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例如制止他人的家暴行为等情形,符合确认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

  其还称,确认“见义勇为”其中一个环节是经过公安部门的认定。英勇救助行为牵涉到治安案件的,需要公安部门出具书面意见,作为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依据。

  “法度Law”注意到,全国妇联于2020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2.7亿个家庭中,约30%的妇女遭受过家暴,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其实,早在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庭暴力领域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就开始施行。此外,不少省(区、市)已经完成了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

  就在不久前的5月24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首次审议。

  《条例(草案)》明确建立了集发现报告、联防联动、关爱服务、检查推进等于一体的家庭暴力案件处置工作机制,并对有关各方职责作出了具体规定。个人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依法予以确认。

  2021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将举报家暴纳入见义勇为奖励范围。2022年3月1日生效的《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中亦提到:公民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经公安机关查实,符合见义勇为人员确认条件的,依法予以确认。

  据界面新闻报道,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吕孝权介绍,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中国已经有至少13个省级行政区进行了反家暴的地方立法。此外,西藏和宁夏也通过修订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促进了《反家暴法》在本地的适用。

  对于“公民制止家暴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妇女儿童援助律师李莹向“法度Law”表示:“我认为这一做法是值得点赞的,因为家庭暴力其实也是严重危害家庭成员,造成家庭成员人身伤害的严重侵权行为。”

  李莹律师介绍,我们国家的反家暴法明确规定,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以及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份责任,事实上也是一个值得赞许的行为。”

  李莹律师表示,北京市“公民制止家暴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的规定,能够推动大家更加积极、勇敢地制止家庭暴力。这不仅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品德风尚的一种推崇,更是能够把家庭暴力由一个私领域的行为突破成一个社会公共领域的行为,让大家知道家庭暴力不是小事,不是私事,而是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是社会问题,不再是“法不入家门”,而是公权力部门要介入。

  “对制止家暴行为要积极给予奖励,我认为有助于破除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家庭暴力零容忍的氛围。”

  李莹律师还表示,首先,在遇到家庭暴力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尽量避免危险。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制止家暴,不一定只有冲上去这一种方式,比如可以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其次,如果家暴发生在当事人家里面,帮助者哪怕是站在门口敲敲门,其实也可以制止正在发生的家暴。国外有一个反家暴的著名运动就叫敲门运动,意思是敲一下门,施暴人就会知道外面有人知道他在施暴,那么他可能就会停止。

  再次,在制止家暴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前段时间有个案例,受害人的同事看到一个丈夫正在殴打自己的妻子,就去制止。结果实施家暴的男子又去打同事,同事在紧急危险的时候就用保温瓶砸了施暴男子,男子倒地后去世。

  最后认定这名同事是在帮助被家暴的人,同时自己也在被侵害,她拿保温瓶砸施暴男子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正当防卫。此外,鉴定结果发现,施暴男子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基础性疾病发作,同事拿保温瓶反击的行为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不是造成施暴男子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后不予起诉。

  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勇敢地制止家暴,但也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进行正当防卫,避免防卫过当。”李莹律师称。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