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软件和芯片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大家一直都盯着芯片,很少人盯中国软件行业的短板,中国在很多软件领域能够超越欧美,但是中国的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生产力工具软件方面,我们过于薄弱。
几家决定生产力的欧美软件公司
以下这些公司的软件应用,中国要抓紧替代,并想办法超越:
1、EDA工具三大厂。
三大EDA企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60%。Synopsys是全球最大的EDA企业,市场份额32.1%;Cadence市场占有率22.0%;Mentor Graphics在被西门子收购之前也能保持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而在中国,2019年以前三大EDA厂商占据我国市场9成份额。
芯片是生产力,芯片设计是生产力的基石,芯片设计软件又是芯片设计的基石。为什么出不来EDA国产?难度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使用体系上的,如果你从学习到工作,接触都是某一类型的软件,那么如果你不使用这一软件,你就很难加入到研发流中。这也是下面一些软件我们会重复提及的问题。
2、Adobe全家桶。
Adobe是内容和设计行业的生产率,PS,AE,AU,AI,DW,EN,ID等。大部分Adobe的软件,都有竞争对手,但是由于两个原因,大多数竞争对手无法近身:
原因一:专业性和娱乐性。比如小型化的剪辑APP也很好用,剪映,爱剪辑,巧影等等,修图抠图如美图,录音如微软自带voice recorder,你可以很好的通过小APP和小型软件搭建起一套工作平台。但是功能性欠缺则会分裂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这些是生产力软件,想要好的效果,就要有更多的功能。
原因二:工作流和学习成本。设计师会感慨,虽然有很多专业替代的软件,但是如果你学的软件不在这个体系当中,你如何和另一个设计师进行工作交流,这样就会出现协同困难,现代多媒体设计也是一种流程体现。而如果你学了PS,学习PR的成本就降低,学习AE也更快。这几乎是一条路径,让你依赖其系统内的所有软件。
综合上面两点,虽然Adobe并非是每一个领域的大拿,但是他的确是有足够的纵深,从网页制作,到多媒体应用,从代码脚本到剪辑,无一不包,且大大降低了设计师重复学习的成本。
3、Autodesk公司
Autodesk更加偏向于二维三维设计,Adobe更倾向于流媒体。
AutoCAD在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工业制图,工程制图,电子工业,服装加工等多方面领域几乎是无法回避的工具软件。
MAYA是3D建模必备,3D动画工作者对此应该不陌生。
4、Dassault Systemes(法国达索系统)
提供3D体验平台,应用涵盖3D建模,社交和协作,信息智能与内容和仿真,产品包SolidWorks、CATIA、SIMULIA、DELMIA、ENOVIA、3DEXCITE、3DVIA、NETBIVES、GEOVIA、BIOVIA、EXALEAD。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
CATIA作为PLM协同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建模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
5、屏蔽了哈工大的矩阵实验室
MATLAB,是一个数学软件,前几日沸沸扬扬,哈工大被禁止激活事件的核心。工业界,暂时没有竞争对手。
6、德国MVtec公司的HALCON机器视觉软件
机器视觉算法包,宇宙航空和太空旅行;汽车零件制造;制陶业;电子元件和设备;玻璃制造和生产;身体健康和生命科学;精密工程和光学;保安监控及通讯。这些都有技术交集。
7、其他。
OFFICE,并不是最出色的办公软件。但是这个软件嵌入到用户使用习惯当中。也好在WPS这几年的狙击,否则普通办公领域大家都要缺少选择权,而出现价格和技术垄断。
安卓和Windows,或者IOS。无他,系统底层也是依赖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中国软件行业短板是什么?又如何突破?
中国软件行业的短板在于生产力工具软件上的缺乏,原因是生产力工具软件包含日积月累。
问题一:缺乏耐心。35岁程序员失业有没有?有。我们的程序员年轻化,且生命很短。但在欧美发达国家,35岁才是程序员的起点。程序员需要不停的提升自己,除了经验,还要技术的积累。生产力工具软件并不需要跟上流行,但是一些好的功能需要在下个版本继续保留,并优化。此时上一代程序员对于软件的思考是不会随风飘散的。所以,浮躁是软件行业的大敌。生产力工具软件是长周期的软件研发,需要持续的输出的行业。
问题二:缺乏习惯培养。在使用体验相同的前提下,院校教学,使用习惯决定了软件的市场份额。日本当年教学系统在TRON和DOS之间选择。最终走向DOS系统。这并不是一个失误,而是两难。日本的TRON系统当然是自己的,日本人也很想发展。但是如果你不是教学DOS系统,那么日本工程师就无法进行全球交流。但如果当年日本减持TRON教学,结果会怎么样?如今未可知。
问题三:缺乏知识专利定价。一个简单的道理,医药公司动辄10个亿美元的研发,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形成壁垒。生产力工具软件几十年的研发和跟进为了什么?当然也是为了形成壁垒。垄断是个贬义词,但是技术垄断作为唯一合法的方式,被赋予20年的专利保护期限。专利赔付在我国,还是金额较少。
中国软件业,如何实现内循环?
除了延长程序员生命周期,提高国产工具软件的市场份额,提高知识专利定价之外。我们还要做以下几个小点:
1、并购。并不一定需要大公司,小公司,以色列的,新加坡的,韩国的,日本的。并不一定都有壁垒。并购的目的应该是人才,带来一些理念,熟悉行业需求的人才。
2、小工具到大体系。WPS已经和OFFICE战斗多年,其实基础功能上,WPS和OFFICE有一定重叠,虽然专业层级差距不小。但会日渐缩短。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跟随战略,如果WPS继续提升用户功能体验的话。我们怕WPS中途热衷于广告费,而忘记了WPS的本来目标是比肩OFFICE。一上来就想和巨头并肩,这并不现实。
3、强调兼容性,和自定义。各大工具软件都有自己的体系,但是,兼容性是各大工具软件绝对的壁垒。他们习惯于制造壁垒。但如果你是个新进入的选手,就强调兼容性,以模板的方式来占领市场。功能没有那么完善,但是模板套用降低了软件使用的门槛。
4、耐心,初心,不要变。自强,自主不要忘。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