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去和朋友聚餐时,一朋友看着大米说,大米越来越像个香蕉人了!孤陋寡闻的我又out了,什么是香蕉人啊?回来一查,原来所谓的香蕉人,出自英文单词 Banana,而香蕉是黄皮白心,主要说的是那些长着华人的脸孔,却接受的是西方思想和文化熏陶,没有接触过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甚至不吃中餐的人。通俗地说就是长着华人脸孔的外国人。
“香蕉人”闹出的笑话
记得朋友还跟我讲过关于一位南非老华裔的女儿的一个笑话,她回国旅游时找不到酒店了,站在王府井大街的路牌下找人问路,请问王府井大街怎么走?很多人瞥她一眼都绕道儿走,以为她是神经病。我们大笑之余,突然又觉得这孩子很可怜可悲,活生生的中国面孔,会说一些中文,却完全不认字不会写,才有这么一出笑话。我不禁有点发愁我家的两个宝贝:大米三岁半就来南非了,她说得一口好听的普通话,但不认字,上了半年幼儿园已经更愿意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小美在南非出生,现在咿咿呀呀学语中,在家里我肯定要跟她说中文,而她早早入托,整天的英文熏陶不会比在家中文熏陶少。所以,她俩会一直处在两个不同文化交融的叠加地带,出了家门是扑面而来的七彩南非,回到家里却是耳濡目染的神秘中国。
为何会有“香蕉人”一说?
我个人认为,“香蕉人”在语言、思维、饮食等习惯上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文化。
大米的幼儿园里亚洲孩子主要是中日韩和印度的,印度的小朋友很好区分,但中日韩的小朋友太难区分了,大米也常被一些日本妈妈或韩国妈妈对着说日语或韩语,估计日本妈妈和韩国妈妈也难辨认呢。有次大米班上新来日本小朋友的妈妈用英文问大米: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大米说我是中国人。她又问大米会不会说中文,大米却说不会。我问她,你明明会讲中文啊,为啥说不会呢?大米说那个日本妈妈又不会讲中文,我只跟中国人讲中文。哈,原来如此。
我工作的单位是一家合资公司,除了少数的华人,其余都是当地聘请,而这少数的华人中,大部分都是幼年时来南非的,他们虽然能够听懂中文、会说会写,但平时基本用不着,他们用英文反而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我觉得他们更像半个“香蕉人”。他们自己说,小时候特别自闭,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尤其是白人还会比较歧视亚洲面孔的同学,常找借口挑衅欺负他们,男孩子是武力攻击,女孩子是勾心斗角玩心计。然而他们接受了当地的教育,从思想上已然是个外国人了,但却仍然难以与当地人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而在家里跟自己的父母也常有文化差异的冲突。这也导致他们长大后找男女朋友时,最终还是要在中国朋友圈里找结婚对象。他们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不禁感慨处在夹缝之中的他们,看似风风光光,其实并不好受。
我朋友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南非土生土长的,家里虽然有两位厨艺高超的中国阿姨做中餐,但她们不爱吃,还得单独给她们做西餐。十几岁的她们已经有自己非常独立的个性和思想,老大心思细腻,对化妆服饰有兴趣,爱臭美的大米超级喜欢姐姐给她化妆打扮各种造型;老二全才超女,成绩优异,当地很多同学都崇拜她,其实她还是个小女孩,喜欢看卡通片。朋友说以前老大就被班里一些女生欺负过,但她都自己承受,后来妈妈发现后去告诉过校长,但无济于事,不禁心疼老大,她的内心足够强大。看来,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消除种族歧视。
我本身打小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虽然不喜欢国内类似于拔苗式教育体制,但作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我们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宝贝们能中西兼备。我暗暗发誓,今后要尽快教会孩子们写中文,慢慢提高她们的阅读能力,以后还跟她们一起读四大名著、金庸全集呢!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