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团聚,吃一小块月饼,赏那一轮照见千年的月亮,赓续那延续千年的情感记忆。在久违的仪式感中,我们或许会感受到月饼不一样的滋味,会明白传统的意义。
又是一年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汇聚亲情、友情、乡情的理想港湾。
而对于爱吃的国人来说,任何节日里,“吃”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秋节尤甚。中秋节可以没有别的活动,但是不能不吃月饼,否则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中秋节没有过。月饼已经成为中国中秋节的必要元素,成为中秋节的主要象征物。
人们都吃过月饼,却不见得清楚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是怎么来,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典故?除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现在的中秋节氛围越来越淡,中秋节都快成了月饼节,这种误解又是怎么来的?
月饼何时出现
就像围绕着年糕、饺子、粽子等食物都有许多传说,月饼也不例外。那国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吃月饼呢?
围绕着月饼主要有这么几个著名的传说:
一说是,唐朝时,唐高祖李渊(也有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并于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高祖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著名的传说,则与朱元璋有关。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朱元璋准备联合各路豪杰起义抗元,但官兵搜查的严密,消息传递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几年后,大将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传说更多是先人为了满足自己或孩子们的好奇心而编出来,寄托着先人的某些情感和诉求,大多是不可信的。学界对于月饼的来源虽也有所争议,但有学者提出,月饼出现于明代,因为明代才有确切的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诗文描述中秋吃饼,但未明确这是月饼,比如苏轼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小饼”并不一定是月饼。因此,杨琳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秋节”一章中对中秋月饼出现时期的几种观点做了简要的评述并对几种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做了辨析,认为:“真正明确提到中秋月饼的是明代文献……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被人们普遍认同是从明代开始的。”
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比如沈榜所写的《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目下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这里的月饼跟现代的月饼已经很相近了。
而经历代发展,如今的月饼纷呈异彩。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总有一款适合吃货。
月饼不仅仅是用来吃的
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如是描述那时候的中秋习俗: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这里道出了月饼的功能:祭祀月光神,吃月饼,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不同的功能,也寄托着不同的寓意。
月饼首先与祭祀有关,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祭祀相关。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他们有自然崇拜,崇拜某些对人类最有影响的自然力,天体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太阳和月亮,先人对其进行了臆测性的解释和拟人化的描述。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成了月神。而出于现实的功利目的(比如祈求幸福、祈祷丰收),原来人格形象化之神的崇拜习俗也定型化、神圣化。
而进入农耕时代后,先人就更加重视祭祀,那种“祭百神以报啬”的观念在各地愈加强烈并盛行,在早期们的观念中,农业生产的好坏都与神灵赐福、降灾密切相关,所以各种祭祀活动也越来越多,祭祀自然也成为“国体之重”。因此,祭日、祭月等活动,在西周就已制度化、礼仪化。
以月饼祭月,饱含了先人们对祖先、对上天的感恩,他们期盼来年能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尤其是月亮的圆满被认为是“运而无穷”“幸福如意”的象征,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风颇为浓厚。史载,唐代伊始,不仅皇家拜月,民间拜月习俗也比较流行。唐代诗人施肩吾在《幼女词》就描绘了一幅颇为妙趣横生的民俗小品画:“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只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中秋节的祭祀淡化,月饼作为供品的功能也随之淡化,但月饼的“团圆”寓意仍旧传承不息。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清代祁启萼的《月饼》曰:“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烧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月饼之圆,寓意着团团圆圆。
因此,祭月之后,先人还会围坐赏月、吃月饼。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写道:“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明代很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月饼还跟时令瓜果等成为中秋期间亲友馈送的礼品,送月饼代表着祝福圆满。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近代诗人施景琛的《中秋词》也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的变与不变
但时下,古诗词里过中秋的仪式感几乎消失殆尽了。
很多人感叹,跟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的味道变淡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型商超里月饼种类琳琅满目,于小孩来说它早不是什么有吸引力的食物,注重养生的成年人吃个月饼还得提防着月饼里有多少脂肪和热量。而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夜晚抬头看得到雾霾或霓虹灯,但可能看不到月亮,何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抬头看过星空。许多人依旧在过着中秋节,仅仅因为这一天是法定假日。
节日的氛围变淡了,但消逝的并不仅仅只是氛围。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就像月饼,它既是食物,更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而月饼的完整、月的圆满、人的团圆,也深刻体现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是,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消失了,寄托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密码也会随之流逝,传统节日最终就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干巴巴的“放假一天”。
当然,也有人会说,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持续向我们生活渗透,它也必然改变着节日的形式,依旧刻板地追求所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是抱残守缺的文化原教旨主义。他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节俗文化也会逐渐形成。中秋节也是如此。赏月不必到户外,到窗外拍张照片发朋友圈,刷一刷朋友圈就有无数月亮;也不见得要团聚一起吃月饼,微信里说一声就好了……
的确,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进步,过节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丰富,因为传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不过,无论形式如何变,唯一不能变的就是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这是文化的守成定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建立于现代化与互联网基础上的种种过节新形式,能否承担起传统节日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一种习俗如果要沉淀成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广泛的参与度,还需要时间的沉积,方能最终固化为一种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在物质高达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凡事求新求快,一些所谓新的过节形式能否最终沉淀成为一种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呢?如果不能,若干年后,在互联网的浸润中长大的孩子,有关节日的集体记忆将会变得零散而破碎。
月饼里寄托的对自然的敬畏、对圆满的渴求、对天伦的向往,中秋蕴藏的家国天下天人合一、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管过节形式怎么变,它的内核必须是“万变中的不变”。只是,在一个没有月饼、没有团聚、没有访友,也没有赏月的中秋,那些有关团圆、和谐、感念亲人与故土的文化情感,又该何处安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妨在今天重过一次传统的中秋吧,拾起那些你早已丢失或忘却的仪式感。与家人团聚,吃一小块月饼,赏那一轮照见千年的月亮,赓续那延续千年的情感记忆。在久违的仪式感中,我们或许会感受到月饼不一样的滋味,会明白传统的意义。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