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暑的七大习俗:一个有吃有喝又好玩的节气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便从字面上我们也能感受到炎炎烈日的灼热,总得来说不是一个很舒服的节气。这个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全国各地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
1、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等地,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3、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4、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6、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的这一民间习俗由来已久。传闻在清朝同治年间,椒江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当地的居民认为是五圣(传说中的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葭沚江边建了一座五圣庙。由于葭芷处于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
7、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凤梨与菠萝很像,可不要吃错了。
大暑节气的其他传统习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4、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5、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6、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7、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8、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9、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10、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大暑人们要做的事
大暑天气热,都在家里吹空调,不出来。这时正值中伏前後,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有什么风俗文化
大暑风俗有送暑船、吃仙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