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胡蜂马蜂养殖新技术

胡蜂也叫黄蜂,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我国记录的有200余种,在我国漫衍甚广。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能,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枢纽关头炎。

胡蜂蜂毒可治疗枢纽关头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物的研制和出产有着庞大意义。此刻国际市场上有20多种胡蜂蜂毒出售,其价格相称昂贵。此外,胡蜂幼虫和蛹体内营养身分富厚,可开发出各类营养食物

是以,养殖胡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漠的开发远景。胡蜂平生包孕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6月中旬成仙,第2代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成仙,10月下旬交配,最先越冬。雄蜂多在第3代呈现,交配后灭亡,寿命较短。越冬雄蜂有群集性,常抱团越冬,抵御冷气。春季雌蜂零丁觅食筑巢,一般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成虫捕食鳞翅目幼虫,并取食果汁及嫩叶。


胡蜂马蜂养殖新<a href=https://www.dadasou.com/news/14264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技术</a>

1重要豢养设备

(1)蜂笼。

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实勾当的余地。

(2)蜂棚。

巨细视采收蜂巢的几多而定,可哄骗年夜型玻璃温室、年夜型厂房或成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摆布,高2m,棚内莳植玉米、年夜豆、棉花等易接入虫豸保存的作物,棚的一壁留有纱门。棚内要吊挂盛有蜜水、生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勾当。

(3)蜂箱。

用木料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附近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2饲料生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3豢养治理

豢养胡蜂的要害问题是:冬季掩护雌种蜂安全渡过冬季,春季指导早筑巢、多筑巢。

(1)收罗。

每年9月尾10月初,胡蜂最先离开旧巢,迁徙到相宜的场合群集越冬,此时网络群蜂最为相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网络,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透风、不受滋扰的空室内,削减勾当量,促使其提进步入蛰伏状况。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哄骗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

午时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h,使其勾当并取食,推迟休眠期,不单增补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胡蜂为半蛰伏虫豸,气温降至5℃最先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疏松;温度高于7℃时,便最先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凹凸重要与抱团优劣有关,以是,在越冬时期,要常常查抄,箱笼10~15日举行1次抱团环境查抄。假如发明散团,应实时降温,加厚遮光外衣。

(2)豢养治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最先散团,在笼壁勾当。此时,应当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举行人工豢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勾当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年夜天然筑巢。人工辅助筑巢是在天然前提下修建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最先散团勾当,可在夜间移入年夜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明天将来胡蜂即在棚内翱翔。

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最先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不雅察,见有蜂在棚顶及附近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实时将蜂笼挂在棚内遍地,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相宜筑巢所在,蜂很天然地飞入笼中。只要颠末短暂的顺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算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身分,以利于蜂制作安稳的巢柄。然后成立第1个巢室。

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是以,要在蜂棚内放上陈旧迂腐木料,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周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停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使命。巢体不停扩年夜,幼蜂随之增长,此时要出格留意饲料的供给。

颠末5个月的豢养治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cm以上,有百余只成蜂。气候渐冷,雌蜂产卵住手。雌蜂内的蛹将要成仙完时,宜封闭笼门,防成蜂离巢。收回蜂笼,哄骗夜间蜂群平静时,将蜂笼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脱离蜂巢时,摘取蜂房,掏出尚未成仙的残蛹,挂在透风、干燥、无鼠、无虫处晾干,备作药用。蜂群旺盛时,还可提取蜂毒,药用价值更高。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设备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