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浅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禽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浅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关于浅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的问题达达搜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农业知识:

浅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禽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防疫意识不强,免疫程序紊乱:实践中发现有些养殖场或农户防疫意识不强,对所养的家禽不予防疫。

  有的则进行了初免,而二免、三免则不免或不按时免疫。此外防疫人员责任心不强、疫苗质量不好、疫苗保管、使用不当、疫苗品种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等等,都不利于禽病防制。

  而且更多的人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既不做免疫监测,更不再将防治这些疾病当作一回事,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这种观念上的错误甚至根深蒂固,祸患无穷。

  (2)病毒性病原体增加、毒力变异:随着国际间及地区间的家禽及其产品频繁调运,使新的疫病传人我国或在不同地区流行。

  此外,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病原体发生变异,有的毒力减弱,加之动物具有部分免疫力,因此出现了一些非典型病例;有的毒力增强,出现强毒株,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危害严重。

  (3)水禽、野禽在疾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如水禽(鸭、鹅)、野禽(鸽子和野鸟)禽流感、新城疫可以传染给鸡等。

  (4)细菌性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滥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许多养禽户在禽群发病时滥施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且抗药性越来越强。此外,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药菌株起到了筛选作用。

  (5)家禽生理解剖结构特殊:鸡、鸭、鹅、鹌鹑、鸽子等各自具有生理解剖结构特点:与哺乳动物相比,家禽肺小且连接许多气囊,而这些气囊又与体内各部位相通,因此,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都可经呼吸道传遍全身,呈全身性感染,病情显得特别严重;家禽的胸、腹腔没有横隔膜,因此胸腔感染容易传到腹腔,腹腔感染容易传到胸腔;家禽不具有胎盘屏障,在禽蛋形成时,身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容易进入蛋中;家禽的生殖孔、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因此,禽蛋容易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粪便污染,而构成传染;家禽的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全,故家禽的淋巴屏障功能较差,病原容易进入体内,并易在体内扩散。

  (6)缺乏综合性防疫措施:生产实践中只注意预防接种,而忽略了其它的防疫措施,殊不知,其它的防疫措施尤其是消毒工作,在某种情况下,显得比预防接种更为重要。

  因为禽场经过多批次的饲养,病原微生物污染非常普遍,甚至有的还十分严重,如不加强综合性防疫措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浅谈禽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禽病如何有效预防?要想从根本上把禽类的存活率提升上来,必须要将禽病综合的预防工作做到位,所以下文就为各位养殖户带来禽病综合预防措施。

  一、我国禽病预防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 我国整体的禽类养殖的卫生环境是非常差的, 可想而知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到处都是, 整体禽类的生病率和感染率也大大的加大了。

  虽然我国也做了一些禽病的预防工作, 也从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也促进了一些养禽业的发展, 可是在这中间也是有众多的问题存在的, 像专业的养殖人员为了减少成本, 消毒工作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做, 消毒也就进行的不够彻底;预防的工作人员对预防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彻底, 整个预防的工作的质量大大的降低了, 这也形象了预防工作的整体水平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使开展禽病综合的预防工作受到了大大的阻碍。

  二、对禽病的综合预防进行有效的措施分析

  (一) 科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确立

  当然禽病的综合预防光靠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除此之外, 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一定要确立, 只有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了, 家禽才能够管理好, 禽病的发生才能够有效的避免。

  第一, 疫苗和药物等在国家都是有卫生标准的, 这要严格的遵照国家卫生标准来采购、运输和管理这些疫苗和药物, 当然还有标准的使用方法。

  这个过程是必须要严格的依照饲养管理规程来进行操作, 不能有半点的疏忽;第二, 规章制度一旦确定了之后, 就要依照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来实施了, 定期的检查, 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大型的养殖场的检查工作, 还要做到赏罚分明;最后, 对养殖场里的工作人员、车辆以及物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消毒, 还有一些设备设施也是要进行特别系统的消毒的。

  (二) 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预防工作人员在禽病综合的预防过程当中是最重要的, 所以, 预防的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的禽类养殖管理和如何防治疾病的知识一定要充分的了解, 对于工作要做到高度负责, 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 对于自身的情况要努力的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 清楚自己工作带给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对于禽病的发生才能够减少, 让禽病没有任何办法侵入进来。

  (三) 系统化养殖模式的建立

  禽病有很多都是通用的, 感染也包括很多方面的问题, 像伤寒和禽畜共患等等, 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在个别动物体上是没有症状显示的, 当把这个病原体传染给家禽的时候, 就会诱发出不同类型的禽类疾病。

  所以, 系统化的养殖模式一定要建立起来, 生产模式要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并且养殖也要一对一的进行, 只有这样经常的进行开拓和创新, 才可以让禽病从一开始就能够得到预防,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四) 禽类养殖场的合理选择

  禽类养殖场在选择上必须是非常仔细和慎重的, 还要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考虑。

  从养殖场内部来说, 依照不同的生产功能将生产区域分为不等的几个区间, 像销售区、管理区、生产区以及职工的生活区等, 每一个区间都是独立的, 中间的距离相对较远, 这样对禽病的预防能够很有效的控制。

  从卫生防疫方面来说, 必须要尽可能的离禽场和屠宰场、居民的居住区、市场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等远一点, 选择水源特别充足的地方而且地势要高。

  只有这样选择了之后禽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在整体水平和质量上才可以有显著的提高, 基本的控制管理工作也会做的越来越好。

  (五) 综合预防措施从多角度进行

  首先, 对禽病的综合预防的资金是少不了国家的支持的, 禽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国家要放在首要位置上, 时刻关注给以充足的资金支持, 市场的管理和准入的工作也需要大大的加强, 这样才能够使禽病的整体预防有个明显的增强。

  其次, 综合的预防措施需要动物卫生研究所制定出整套的方案, 从中加大监督和监管的力度, 消毒设备以及消毒剂要在第一时间更新, 针对不同种类的疾病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从根本上把预防的能力和措施都提升上来。

  对养殖户号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工作, 让他们足够的将禽病预防的重要性认识到位, 从中可以避免一些经济的浪费现在。

  三、结束语

  禽病综合的预防措施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 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倘若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溃败。

  所以日常的禽病综合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 它的实现是能够让我国的养殖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当然对于禽场来说, 禽病综合预防措施必须要严格执行, 同时卫生防疫的管理也要足够的加强, 只有这样禽病的传入才能得到控制, 禽类群体的健康和抗病能力才能有个提高, 禽类的疾病困扰也就得到了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 禽病综合预防的工作优势是非常的明显的。

  总而言之, 禽病的综合预防工作不是单方面的, 要想让禽病综合预防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效的得到提高, 它需要国家、监督所和养殖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这样我国的禽病综合预防工作才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 养禽业的社会效益和它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有效的得到提高, 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老百姓从中得到的食品也更加的舒适放心。

  今天的内容就说到这,更多禽类养殖技术尽在达达搜网!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种植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