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来历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
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花炮祖师 李畋——花炮祖师
李畋,家居江西萍乡上栗麻石村。唐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年)四月十八日出世。传说先师曾潜心钻研《荆楚岁时记》中燃竹驱祟避邪之记,乐此不疲,终获妙语,始有火硝爆竹之首创。源远流长神奇美妙的鞭炮烟花,为世人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和永恒之文明。始祖李畋功照千秋,福赐万代,世代花炮饮水思源,有口皆碑。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
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以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现未解除。
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于是,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
,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穿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据说,魏征权力很大,“日管人间,夜辖阴曹”。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但是,一年365个夜晚,夜夜要守护,实在苦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正在为难之际,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山叫谷鸣,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这样一来,鬼怪邪魅是吓跑了,可是爆竹发出大声,仍然使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寝。后来,又有人想出办法,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宫的门上,一镇鬼怪邪魅。所以,秦叔宝、尉迟恭后来就成了门神。李畋除用爆竹守护李世民的寝宫外,他还用爆竹驱岚散瘴。因为当时唐朝征战频繁,疫病盛行,贫民遭殃。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所以,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师会,在祖师爷生日这天,大办宴席,铳炮齐鸣,叩头下跪,隆重庆祝一番。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一宣沿袭到解放初期。2010年上栗国际花炮节4月16-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略故乡上栗举行。主题以“科技烟花、神奇上栗” 为主题,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电子,遥控点火,使现代烟花,焰火燃放更加安全,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丰富多彩。
孙隐崖和炼丹台
我国隋末唐初,出了个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孙思邈。孙思邈才学超群,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炼丹技艺清湛,多次拒绝朝廷的赐封。据传,孙思邈为了专心专意炼丹和行医,先隐居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中,后又迢迢数千里南下避隐到湘东山区,最后在浏阳定居下来。在浏阳县城的东门外,沿河而上,有一条小河与浏阳河相汇,在山岭的树林丛中,有一个岩洞,传说,孙思邈就隐居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药家和炼丹家,就把这个岩洞叫孙隐崖。孙思邈在这个崖洞中隐栖下来后,经常到浏阳县城动边30公里外盛产硫磺矿的七宝山采挖硫磺,把采挖回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装入丹炉,日夜炼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思邈终于炼制出了火药,成为烟花、鞭炮的奠定人。人们为了铭记孙思邈对烟花、鞭炮的伟大贡献,将他炼丹的地方尊称为炼丹台,洗药的井和泉分别尊称为洗药井和洗药泉。时至今日,历史的巨轮已飞转了一千多个年头,但孙隐崖、炼丹台、洗药井、洗药泉仍保存完好,仿佛在悠悠地叙述着这古老的传说,真令人古思飞扬。由来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
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花炮祖师 李畋——花炮祖师
李畋,家居江西萍乡上栗麻石村。唐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年)四月十八日出世。传说先师曾潜心钻研《荆楚岁时记》中燃竹驱祟避邪之记,乐此不疲,终获妙语,始有火硝爆竹之首创。源远流长神奇美妙的鞭炮烟花,为世人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和永恒之文明。始祖李畋功照千秋,福赐万代,世代花炮饮水思源,有口皆碑。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
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以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现未解除。
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于是,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
,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穿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据说,魏征权力很大,“日管人间,夜辖阴曹”。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但是,一年365个夜晚,夜夜要守护,实在苦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正在为难之际,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山叫谷鸣,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这样一来,鬼怪邪魅是吓跑了,可是爆竹发出大声,仍然使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寝。后来,又有人想出办法,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宫的门上,一镇鬼怪邪魅。所以,秦叔宝、尉迟恭后来就成了门神。李畋除用爆竹守护李世民的寝宫外,他还用爆竹驱岚散瘴。因为当时唐朝征战频繁,疫病盛行,贫民遭殃。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所以,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师会,在祖师爷生日这天,大办宴席,铳炮齐鸣,叩头下跪,隆重庆祝一番。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一宣沿袭到解放初期。2010年上栗国际花炮节4月16-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略故乡上栗举行。主题以“科技烟花、神奇上栗” 为主题,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电子,遥控点火,使现代烟花,焰火燃放更加安全,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丰富多彩。
孙隐崖和炼丹台
我国隋末唐初,出了个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孙思邈。孙思邈才学超群,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炼丹技艺清湛,多次拒绝朝廷的赐封。据传,孙思邈为了专心专意炼丹和行医,先隐居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中,后又迢迢数千里南下避隐到湘东山区,最后在浏阳定居下来。在浏阳县城的东门外,沿河而上,有一条小河与浏阳河相汇,在山岭的树林丛中,有一个岩洞,传说,孙思邈就隐居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药家和炼丹家,就把这个岩洞叫孙隐崖。孙思邈在这个崖洞中隐栖下来后,经常到浏阳县城动边30公里外盛产硫磺矿的七宝山采挖硫磺,把采挖回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装入丹炉,日夜炼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思邈终于炼制出了火药,成为烟花、鞭炮的奠定人。人们为了铭记孙思邈对烟花、鞭炮的伟大贡献,将他炼丹的地方尊称为炼丹台,洗药的井和泉分别尊称为洗药井和洗药泉。时至今日,历史的巨轮已飞转了一千多个年头,但孙隐崖、炼丹台、洗药井、洗药泉仍保存完好,仿佛在悠悠地叙述着这古老的传说,真令人古思飞扬。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 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周礼·春官》篇所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实就是烧,但其与一般烧火不同的是燃烧时要发出声响。这是先秦时期流行的一种“用火”方式,《诗经·小雅》中的《瓠叶》诗即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最能达到“爆”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燃料,故“爆竹”流行开来。宋代,爆竹又衍变成了“燎竹”,宋代文人袁文的《瓮牖闲评》书中有“岁旦燎竹于庭”的记载。其对“燎竹”的注释是:“燎竹者,爆竹也。” 在西汉辞赋家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烞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这里所说的“山臊”是一种模样怕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如今在非洲仍然常见。或许是山臊身上带有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犯之则令人寒热”,人接触山臊后即生病,所以古人视之如妖魔鬼怪,传说中怪兽“年”即是它的化身之一,故古人“爆竹”以驱之。《神异经》是部志怪小说,尽管对其作者尚有争议,但该书成书当不晚于六朝。这说明至迟在六朝时期,古人仍通过爆竹驱魅辟邪,并已移植于过年风俗中。从民俗史料所记来看,南朝梁宗懍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曾记载了当时的过年风俗:正月初一天蒙蒙亮的鸡鸣时分,人们便起来,“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 过年燃放爆竹唐宋时期最为盛行 “爆竹”的产生原本是一种民俗现象,但其能广泛流行,据说与一个名叫李畋的唐代道士有关。《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山魉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贴”。从《异闻录》所记来看,李畋的“爆竹” 仍是传统的焚烧方法,与现代的爆竹完全是两码事情。说他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以硝烟驱散瘴气,不过是传说而已。 过年燃放爆竹,唐代开始盛行。唐诗中爆竹有许多描述:“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元稹《生春二十首》)、“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张说《岳州守岁二首》)、“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就聚爆竿仄”(于鹄《早春》)。 过年燃放爆竹之风到宋代更为普遍,宋代文人所记比唐代更加丰富:“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陈与义《除夜二首》)、“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成了过年时最流行的名句。然而,这时广泛流行的爆竹并不是用火药制成的,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燎竹”风俗,即烧真竹子,又叫爆竿。现代乡村仍能看到的烧“岁火”现象,便是此遗俗,岁火越旺越吉祥。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始于北宋末期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出现于北宋末期。但那时使用火药的爆竹叫“爆仗”,与军事行为有关联。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此叫法源于军中一种仪仗形式的表演,“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表演开始的号令,叫“爆仗”,“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这种“爆仗”即是现代爆竹的雏形,如果不用火药当原料,是不可能有“霹雳”那样怕人声响的。因燃放时声响如炮,时人又称之为“炮仗”。 用火药引燃的爆竹,到南宋时已很流行了。南宋人施宿于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编撰、陆游作序的《会稽志》记载,“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末元初,爆竹已成时人过年时必备的“年货”,燃放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密的《武林旧事》“岁除”条称,“至于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箫鼓迎春。”“一爇连百余不绝”,就是将单一爆竹编连接在一起,这种放法,时人俗称为“编炮”,与现代燃放方式已无区别。因炸时如舞长鞭般响震,又被叫做“鞭炮”。《武林旧事》中这段记载最重要的地方,不是燃放方式,而是引燃爆竹的方式,开始使用“药线”了。宋代使用火药的爆竹,一般用纸裹成的纸筒和麻茎装火药。这种爆竹危险性降低,燃放较为安全,又叫“纸炮”,是孩子们过年时最喜欢燃放的鞭炮,南宋王铚《杂纂续》中“小儿放纸炮”一语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并诞生了一条歇后语:“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在发明鞭炮的同时,宋代还出现了烟花(烟火)。 “封门炮”“迎神炮”“报旺鞭”各有说法 也是从宋代起,中国的“爆竹文化”丰富了起来,燃放更讲究,民俗目的更明确。过年,从除夕之夜起,一直到正月十五,不同日子要燃放不同的爆竹,不同日子所放爆竹的意义也各有不同。除夕之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门爆竹”。放过这道爆竹后,家人不能再到外面出去行走,而是一起围着火盆守岁,等待着新年的到来。有的地方“封门爆竹”又叫“封门炮”。过去穷,债主在大年三十都不忘上门索债,欠钱的都关门躲起来,故有“封门”一说。封门爆竹燃放后,再恶的债主都不会再上门讨债,让穷人过个安心年,此即俗话说的,“三十夜头不见面,不过十五不问钱。” 除了“封门”说外,另有“辞旧”说,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最为广泛的象征意义。还有“迎神”说,准确地说是迎接灶神。灶神是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送上西天,送时也要燃放爆竹。大年三十晚上返回人间,故还要燃放。因为各种含义兼有,所以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最为集中,《会稽志》所谓“除夕爆竹相闻”,反映的就是古代这种风俗。除了大年三十燃放爆竹,年前的“腊祭”活动还会燃放“霸王鞭”。农历腊月是各家祭祀百位神仙之际,祭祀时间或固定于腊月初八的“腊日”,或于腊月择吉日行祭。行祭时,家家都要挂上各种神像,燃起熊熊炉火,供桌上摆上供品,敲锣打鼓,燃放爆竹。“霸王鞭”,民间又称“报旺鞭”,意思是预报来年兴旺。清代蔡云在《吴歈》诗中云:“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初一“开门炮”初五“接路头” 到了新年,燃放爆竹的日子和理由更多了。正月初一早上所燃放爆竹,叫“开门爆竹”,或“开门炮”。早期是为了驱恶避邪,《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朝人燃放爆竹表现的就是这种诉求。后来则是为了“迎新”,表示“开门大吉”、“开门有喜”。但开门炮的燃放更有讲究,只放3响,不像今人噼里啪啦,乱放一通。正月初五放的爆竹叫“开市爆竹”,又叫“烧利市”。正月初五是传说中的财神爷生日,在财神的生日开门做生意,喻意“新年发财”。在这一天,古人都会早早起来“接财神”。财神民间又叫“路头神”,所以接财神又叫“接路头”。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引了蔡云的一首竹枝词,这样描述了时人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情形:“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民间信仰中的财神有多位,其中一名叫赵公明,人称“赵公元帅”,传说他双目失明,常骑着一只老虎为百姓送福送财。因眼睛不好使,听着响声走,故古人才早早起来,燃放爆竹吸引财神,谁家爆竹最响财神先到谁家,所以家家争着燃放。古人还喜欢选择在初八开门,初八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发日”,做生意的人当然最喜欢选择在这一天开市,把爆竹燃放得响声大大的,寓意“大发财”。过年燃放爆竹,古人特别讲究“一响到底”,中间不能熄火或哑声,否则不是好兆头,新的一年里会遇“厄运”。因为这个讲究,古人对爆竹的质量很看重,不燃放“断头爆竹”。
鞭炮的来历
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