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健康品牌银色世纪提醒您:夏天到来祛湿也要分清寒热

 健康品牌银色世纪提醒您:夏天到来祛湿也要分清寒热

春夏之交,降雨量增多,空气湿度也加大,湿邪很容易乘虚而入,侵袭人体。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着,如油入面”。湿邪作为六淫邪气之一,有沉重感、附着感、黏滞、趋下的特性。

如今,湿邪已成为疑难杂症和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人感觉体内有湿气了,就自制红豆薏米粥祛湿,可喝了两三个月非但湿邪未祛,大便反而更稀了。这是因为薏米性寒,这款粥仅适用于湿热体质者,如果寒湿者服用,只会雪上加霜,使脾胃功能更加虚弱,因此,只有分清寒热,才能有效祛湿。

健康品牌银色世纪提醒:寒湿和湿热都具有脾虚湿盛的特点,表现为食少腹胀、肢体倦怠、头身困重、大便黏滞等。但寒湿和湿热二者又有所区别,起居、饮食注意与应对方法也不尽相同。

银色世纪提醒寒湿的产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主要分为以下3种:

一是过食生冷:各种生冷食品如冰淇淋、冰镇饮料下肚,直接攻击位于中焦的脾阳,引起脾虚湿盛。

二是外感寒邪:一些爱美女士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就早早地穿上了薄丝袜、短裙、露脐装、露背装,过早换装容易受寒邪之气入体。小腹为元气中心,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气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很容易受到寒邪袭击。随着天气日渐炎热,空调使用不当也易导致寒湿。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然而空调造就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引发疾病。

三是久坐不动:《黄帝内经》曰“久坐伤肉”,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滋生痰湿。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