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正在山东青岛举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新冠疫苗从去年开始布局,截至目前,已有20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在“实现全民健康—新冠疫苗的研发、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分论坛上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实现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各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郑忠伟介绍,我国新冠疫苗从去年开始布局,截至目前,已有20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4款疫苗获批国内附条件上市,3款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8款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三期临床试验,3款疫苗在西方发达国家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1款mRNA疫苗获得国外三期临床的伦理批复。“在疫苗的研发数量方面,我国处在世界的第一方阵。”
新冠疫苗接种正安全有序加紧推进,接种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昨天上午,泰康之家·申园近500位老人“足不出户”接种了新冠疫苗。
此次疫苗接种,年纪最大的受种者是陆正文老人,今年已97岁高龄。采访时距离老人完成接种已有近4个小时,尽管他有些耳背,但还是一个劲地夸赞组织方服务到位、想得周到。为了支持父亲接种疫苗,女儿陆明昨天晚上就赶到了申园。“前两天接到电话时,爸爸就说要第一个接种,今天早上7点半就下楼了,确实当了第一名。”陆明笑着说。
上午11时许,泰康之家·申园已有400多位老人完成接种,尚在留观的老人正在观看影片。今年86岁高龄的沈秀文、时洪君夫妇一前一后地坐着与老伙伴们聊天。看到小松,沈秀文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上了年纪,出去多多少少有些不方便,送苗上门我们就省力多了。”
小松注意到,除了头发花白的老人,留观区内不少老人还有家属陪同。乘坐轮椅的易阿姨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女儿陈梦槐当天一早特地从市区赶到松江。“只要身体健康,没有相关禁忌症,为了自身健康,也为了尽早打开国门,我们都应该积极接种。”陈梦槐说,因为工作的缘故,自己出国频率很高,之前已经打过疫苗,“现在双方都接种了,就又多了一重保障,感觉更安心了。”
对于这款形式上比较新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根据目前的已知信息归纳几个重点:
1、吸入式疫苗是基于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的康希诺疫苗研发的,在毒种、细胞库、原液生产工艺、制剂生产工艺、制剂配方等均相同,仅在使用时采用雾化吸入免疫专用装置进行免疫。
2、吸入式不是鼻喷,给药方式是不一样的。吸入式直接通过呼吸道给药,不仅能具备肌肉注射给药的双重保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还能增添粘膜免疫,因为呼吸道给药的疫苗,模拟了天然产生免疫保护的过程。
3、吸入式的优点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无痛,这对于未来获得相关批准后,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就是所需剂量小。目前注射的康希诺疫苗剂量是0.5毫升,吸入式只需要0.1毫升,也就是原来给一个人打的疫苗可以给五个人用,这对增强疫苗的可及性有很大帮助。
4、根据陈薇院士透露的情况,这款疫苗已经在进行临床试验,并且在申请是紧急使用授权。
成千上万的人卷起袖子接种新冠疫苗,但疫苗为何打在胳膊而不是屁股上?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报道,大部分疫苗都是肌肉注射,因为肌肉组织含有重要免疫细胞,能识别抗原,从而起到免疫作用。胳膊三角肌体积大,距离腋窝下的淋巴结近,有利于抗原传递。而臀部脂肪组织多,易导致部分疫苗成分吸收不良。此外,你能想象在疫苗接种场所脱下裤子的感受吗?卷起袖子更方便,也更容易被接受。
真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最好都不要有侥幸心理。
新冠疫苗研制,我国是多线并进,而不像欧美局限于一两个方向的思路,这样哪头突破都是胜利;
研制的机构既有国家级研究机构如陈薇团队,也有国药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民企如复星与德国的合作,可谓是全面动员;
只要有利于抗疫,无论国内外,一切都不限制,而不像印度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疫苗的人为排斥,以及防疫中的机会主义盛行;
一切都是全力以赴,戒骄戒躁。比如越南等之前防疫优异的地区,后面因为一些印度或其它地方的变异病毒传染而导致破防,而我国各地区都是投入巨量的筛查,疫苗免费,以及不会短视地把经济性作为第一考量……
抗疫战至今,我们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仍然小心翼翼,立足长远,从陈薇公布的可吸入疫苗,到疫苗接种的广泛性,到对变异病毒的疫苗可抗……面对未来,我们怎能不安心放心,又信心百倍?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