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9月7日文章,原题: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中国的战略或是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失策 经过几十年的摇摆不定,美国计划将其在太平洋岛国的足迹扩大到比二战以来任何时候都大的范围。但拜登政府可能即将接受的是一项有缺陷的外交政策倡议。 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法案建议每年在14个太平洋主权岛国花费高达10亿美元。美国增加接触显然是为了应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和其他地区对美国优势地位的挑战。
美国这样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的动机是安全问题,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对此不一定关心。他们认为其未来的主要威胁是气候变化,而不是中国。
同样有问题的是,这些倡议是以零和的方式设想的,目的是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而不是解决相关国家本身的关键需求和优先事项。但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不希望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或被当作棋子。他们希望走自己的路。
美国将太平洋岛国纳入其印太战略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层面的尝试,加速了该地区的军事化,使一些岛国面临更大的风险。
太平洋岛国渴望吸引中国投资,与这个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进行贸易,并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然而,这显然不等于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的附庸国。
美国的上述倡议在最好的情况下可能是无效的,最坏的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首先,除了对抗中国,这些计划并没有更大的理由。如果不考虑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发展需求、愿望、目标或最佳实践,美国就是在闭门造车。
其次,一些拟议的项目,如改善交通连接和电力供应的项目,不是利用美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在模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事实证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在参与该地区建设基础设施方面具有高度竞争力。
目前的举措表明,美国试图提升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战略,不太可能促成持久的接触。主要问题是做出决策时缺乏与相关国家官员的实质性协商,反映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两难境地。
据英国《卫报》报道,两位研究太平洋岛屿发展的专家杰拉德·费宁(Gerard Finin)和特伦斯·韦斯利·史密斯(Terence Wesley-Smith)撰文指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中国的战略可能是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失策。
文章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之后,美国计划将其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足迹扩大到二战以来最大的规模。为此他们提出了巨额支出,用以支持旨在削弱中国,而不是解决岛屿上的实际需求的举措。
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还可能即将接受一项覆盖全球近三分之一地区的有缺陷的外交政策倡议。而美国国会也在审议的一项立法提议:每年向14个太平洋主权岛国支出高达10亿美元,涉及一系列问题,从青年参与、民主治理、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到应对气候变化、海上安全和防灾准备。
美国这种加强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接触的明确目的,是应对中国对美国在太平洋及其他地区的主导地位提出的挑战。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它的动机会引起一定的安全担忧,但这些担忧不一定是太平洋地区国家领导人的共同担忧,他们大多数认为气候变化是太平洋未来的主要威胁,而不是中国。
同样有问题的是,美国的这些倡议是在零和条件下构思的,旨在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而不是解决太平洋地区岛国本身的关键需求和优先事项。太平洋地区岛国领导人不想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也不想被当作棋子。相反,他们希望制定自己的路线。但美国将太平洋岛国纳入其印太战略一部分的努力,加速了该地区军事化的进程,使他们在发生冲突时面临更大的风险。
文章指出,除了大国竞争的不良后果之外,这些提议还试图通过采取与实际情况基本脱节的计划,使该地区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这种做法往好里说可能是无效的,往坏里说可能会弄巧成拙。首先,除了对抗中国,这些计划没有合理的理由。在缺乏一套以太平洋为基础的连贯发展需求、抱负、目标或最佳实践的基础上,美国是在盲目行事。
其次,太平洋岛国获得的人均援助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承担更多项目的能力有限。尽管援助现已成为推动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手段,但该地区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进展甚微。现在迫切需要对区域发展援助进行创新思考,而不是提供更多同样的援助。
美国目前的举措采取一种不太可能巩固持久接触的策略,来重振太平洋关系,反映了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两难境地。
扩展阅读
英媒:孤立中国?“软弱的拜登力不从心”。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企图通过欧洲系列峰会、举行美俄首脑会晤等场合,公开兜售其“孤立中国”的计划。拜登想方设法将盟友拉上美国反华大船,同时将俄罗斯诱离中国,以达到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陷于孤立局面的最终目的。
不过,这仅仅只是拜登的一厢情愿,美国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地位的衰落,让拜登再也无法与冷战时期的美国总统一样,在盟友中间享受一呼百应的待遇。所以,英国《每日电讯报》以“软弱的拜登力不从心”为题,在报道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拜登团队事先把欧洲系列峰会,宣扬为在世界上展示美国领导地位的时机,到头来,拜登在欧洲所展示的不是力量,而是软弱。
实际上,拜登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力不从心,他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的不佳表现,以至于他欧洲之行开局惨淡,根本无助于展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对此,《每日电讯报》指出:拜登除了在俄罗斯问题上发出杂乱信息外,却未能制定出连贯、有力的对华战略。这只会助长西方内部的分裂,为寻求与中俄和解的欧洲国家提供借口。
拜登在欧洲之所以会显示出如此的软弱,与他年纪老迈没有多大关系。相反,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而这一优势恰恰是美国所不具备的。所以,拜登想要让盟友跟着他孤立中国,美财长耶伦却说了一句实话:很难,因为盟友都忙着与中国做生意。
包括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等G7成员领导人,在回国之后都从不同层面上做出“不会与中国发生冷战”的表态。这一事实说明:耶伦没有在胡说八道,绝大多数盟友们的确只想与中国做生意,不大愿意跟着美国在反华的不归路上走得太远。至少,他们不会为了美国,与中国彻底翻脸。
拜登想把俄罗斯从中国身边拉开,这种想法更加不现实。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信用已经损失殆尽,莫斯科凭什么相信拜登口说无凭的承诺。更何况,俄罗斯现在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抵御来自西方世界的绞杀。所以,《每日电讯报》挖苦称:对白宫而言,同意举办美俄峰会就是一个错误决定,因为除了凸显拜登的软弱外,无法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
事实的确是这样,就在美俄举行首脑会晤期间,普京却让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舰和飞机,跑到美国夏威夷群岛附近展开军演,并与前往监视的美军航母编队发生紧张对峙事件。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日前也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这样的大国关系能够改善?估计也只有拜登自己会相信。
普京不会被拜登牵着鼻子走,更不会因为美国的所谓“善意”与中国反目为仇。相反,俄罗斯《记者真理报》说:“莫斯科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动手摧毁美国妄图组团孤立中国的图谋”。因为普京很清楚,接近美国将导致俄罗斯一无所获,但中俄正在展开的全面合作,则可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俄罗斯拒绝美国的诱惑,让美国很担心,至少,中国拥有一个真正的、军力强大的合作伙伴。中俄联手所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实力,将给美国的大国对抗战略增加更多的失败因素。而美国与盟友在对付中国问题上的同床异梦,则意味着拜登组建反华联盟的计划再遭重创。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在中俄联手对付共同威胁的情况下,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前景变得更加惨淡。美国前劳工部长赖克日前在英国《卫报》撰文,警告拜登“美国的最大威胁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身对新兴国家崛起的恐惧心理”。文章说:这将导致美国逐步滑向原始法西斯主义,非常危险。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