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器有哪些
古典也分国内还是国外的。 看你想问的是哪个 而且 乐器很多。
像国外常见古典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鲁特琴,吉他,竖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低音簧,英国管,大号,小号,短号,长号,角,定音鼓,小军鼓,小鼓,大鼓,马林巴琴,木琴,钢片琴,木鱼,手风琴,竖笛,风琴,萨克斯,等等
主要的有 二胡 笛子 琵琶 箫 扬琴 胡琴 古筝 古琴 竖琴 唢呐 柳琴 笙中国民族乐器按演奏方法可分为
吹奏乐器
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
弹拨乐器
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
拉奏乐器
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
打击乐器 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 “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 “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 “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 “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 “丝”包括琴、瑟、筑、筝等; “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 “匏”类包括竽、笙、簧等; “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指纯正的汉民族乐器,主要是为了与外来的乐器有所区别。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箜篌类、筚篥、羯鼓、羌笛等等,因为这些乐器也能够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分类,而未重新发明新的分类法。 在唐代时的“骠国”(今缅甸)进贡了大量“骠乐器”,这些乐器用周制“八音”无法分类,故此,在仍然沿用“八音”的名称之下,做了一些变化。据《新唐书?南蛮?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 “金”类包括铃钹、铁板; “贝”类包括螺贝; “丝”类包括大匏琴、独弦匏琴、小匏琴、鼍(tuo)首筝、凤首箜篌、龙首琵琶、云头箜篌; “竹”类包括横笛、两头笛; “匏”类包括大匏笙、小匏笙; “革”类包括三面鼓、小鼓; “牙”类包括牙笙; “角”类包括三角笙、两角笙。
中国古代乐器有哪些?
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还有弦鸣乐器。
一、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二、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三、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横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笙、芦笙、排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四、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簧、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等等新石器时代:笛(骨哨)、陶埙、陶铙、石磬、土鼓。
夏:龠。
商:竽(大笙)、和(小笙)、言(箫)、镛(大铙)、编铙鼗、缶、铎、特磬、足鼓。
西周:篪、管、箫(排箫)、簧、贲鼓、应鼓、悬鼓、琴、瑟、编钟。
春秋战国: 筝、筑、铜鼓、柁鼓、锭于。
奏、汉:遂(笛)、羌笛、芦笙、葫芦笙、角、笳、节鼓、琵琶(阮)、箜篌(卧箜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笛-长笛、短笛、横笛、义嘴笛,尺八,箫(排箫)-大萧、小箫,笙-大笙、小笙,口琴(口弦),吹叶,髯篥、双髯篥(双管),方响,锣,鼓-羯鼓、檐鼓、齐鼓、腰鼓、都县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正鼓、连鼓、达卜(手鼓),铜钹-正铜钹、和铜钹、铜铙,拍板,星,三弦琴,击琴,太一,七弦,六弦,天宝乐,琵琶-大琵琶,素琵琶(阮)、曲项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箜篌-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筝-弹筝、挡筝、轧筝、奚缌。
宋、元: 笛-官笛、羌笛、夏笛、小孤笛、鹧鸪、扈圣、七星、哨笛、竖箫,横箫,芦沙凤筌(36簧),云锣,铳鼓,水盏,火不思,渤海琴,葫芦琴,胡琴,三弦。
明、清: 笛-曲笛、梆笛,鼓-堂鼓、缸鼓、板鼓、书鼓、八角鼓、点鼓,扬琴,胡琴-提琴、南胡(二胡)、板胡、梆胡、椰胡、四胡、京胡、阮-月琴、双清、奏琴。
吹管乐器
中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龠」。民国二十年山西万泉县荆村发觉出三个新石器时代的「埙」。<诗经>中有箫、管、龠、、笙等乐器的记载。取代兴起的军乐,又叫鼓乐、横吹、骑吹等,是以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常在军队行进时吹奏,也有用作仪仗队或在宴会上演奏和其他娱乐之用。唢呐的出现较晚,约在明代始有所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及民俗节日中,吹管乐器俱是主要乐器。
笛子: 箫:
笙: 唢呐:
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动发音的一种乐器。我国常见的拉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板胡、四胡等。胡琴早在唐朝已有,散见文学作品中,当时名曰「琴」,北宋时,它在我国北方悉部民间广为流传,称之为悉琴。
目前,各地方与各剧种所用的胡琴类乐器,不下数十种,它们不仅有优美的音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表现能力,尤其是二胡,在近几十年中更有较大的发展,已成为极佳的演奏乐器和重要的乐队乐器。
板胡: 二胡(南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和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
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琴、筝等乐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做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弹奏。
第三类是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琵琶: 柳琴:
三弦: 阮:
扬琴: 筝:
敲击乐器
中国乐器中,打击乐器历史最悠久,且估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上,分为鼓、锣、钹、板和钟五类,若依制造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竹木和革等三种。它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力极为富,音响具有特色,不仅使乐曲的节奏鲜明强烈,且具有极深刻的感染力,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民间音乐中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和辽宁鼓吹等,俱是以打击乐器见长。在现代国乐团中因种类很少使用,以下分别简介常用四大类打击乐器。
大鼓: 小鼓:
板鼓: 排鼓锣:
低音大锣: 小锣:
云锣: 钹:
梆子: 木鱼: 新石器时代:笛(骨哨)、陶埙、陶铙、石磬、土鼓。
夏:龠。
商:竽(大笙)、和(小笙)、言(箫)、镛(大铙)、编铙鼗、缶、铎、特磬、足鼓。
西周:篪、管、箫(排箫)、簧、贲鼓、应鼓、悬鼓、琴、瑟、编钟。
春秋战国: 筝、筑、铜鼓、柁鼓、锭于。
奏、汉:遂(笛)、羌笛、芦笙、葫芦笙、角、笳、节鼓、琵琶(阮)、箜篌(卧箜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笛-长笛、短笛、横笛、义嘴笛,尺八,箫(排箫)-大萧、小箫,笙-大笙、小笙,口琴(口弦),吹叶,髯篥、双髯篥(双管),方响,锣,鼓-羯鼓、檐鼓、齐鼓、腰鼓、都县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正鼓、连鼓、达卜(手鼓),铜钹-正铜钹、和铜钹、铜铙,拍板,星,三弦琴,击琴,太一,七弦,六弦,天宝乐,琵琶-大琵琶,素琵琶(阮)、曲项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箜篌-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筝-弹筝、挡筝、轧筝、奚缌。
宋、元: 笛-官笛、羌笛、夏笛、小孤笛、鹧鸪、扈圣、七星、哨笛、竖箫,横箫,芦沙凤筌(36簧),云锣,铳鼓,水盏,火不思,渤海琴,葫芦琴,胡琴,三弦。
明、清: 笛-曲笛、梆笛,鼓-堂鼓、缸鼓、板鼓、书鼓、八角鼓、点鼓,扬琴,胡琴-提琴、南胡(二胡)、板胡、梆胡、椰胡、四胡、京胡、阮-月琴、双清、奏琴。
吹管乐器
中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龠」。民国二十年山西万泉县荆村发觉出三个新石器时代的「埙」。<诗经>中有箫、管、龠、、笙等乐器的记载。取代兴起的军乐,又叫鼓乐、横吹、骑吹等,是以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常在军队行进时吹奏,也有用作仪仗队或在宴会上演奏和其他娱乐之用。唢呐的出现较晚,约在明代始有所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及民俗节日中,吹管乐器俱是主要乐器。
笛子: 箫:
笙: 唢呐:
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动发音的一种乐器。我国常见的拉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板胡、四胡等。胡琴早在唐朝已有,散见文学作品中,当时名曰「琴」,北宋时,它在我国北方悉部民间广为流传,称之为悉琴。
目前,各地方与各剧种所用的胡琴类乐器,不下数十种,它们不仅有优美的音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表现能力,尤其是二胡,在近几十年中更有较大的发展,已成为极佳的演奏乐器和重要的乐队乐器。
板胡: 二胡(南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和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
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琴、筝等乐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做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弹奏。
第三类是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琵琶: 柳琴:
三弦: 阮:
扬琴: 筝:
敲击乐器
中国乐器中,打击乐器历史最悠久,且估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上,分为鼓、锣、钹、板和钟五类,若依制造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竹木和革等三种。它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力极为富,音响具有特色,不仅使乐曲的节奏鲜明强烈,且具有极深刻的感染力,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民间音乐中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和辽宁鼓吹等,俱是以打击乐器见长。在现代国乐团中因种类很少使用,以下分别简介常用四大类打击乐器。
大鼓: 小鼓:
板鼓: 排鼓锣:
低音大锣: 小锣:
云锣: 钹:
梆子: 木鱼:
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即有29种,打击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由于乐器品种的大大增加,于是在周代时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 “八音”分类法。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是依据中国天与地之间关系的观念而设计的,使人联想到传说中只有天上神仙才能听得到的音乐。
瑟: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箜篌: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始于汉代,历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
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唐时期曾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天竺诸乐中。明代后失传达300年之久。
方响: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出现于北周。隋唐时用于燕乐,后也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后渐少使用,现濒于失传境地。
资料来源: 古人认为音乐是圣洁的,可以洁净人的思想,创作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是指八种乐器:金、石、土、木、竹、丝、匏、革。
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就是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乐器,中国古人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而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乐器,在历史的深处,共同演绎了中国人心灵的乐章……
□2005年8月,一支中国乐队在瑞士的日内瓦州巡回演出,演出的主题为“东方音符”,观众从未见过乐队用来演奏的乐器、也从未欣赏过如此悠扬而古远的旋律,演奏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台下的聆听者并不了解,这种演奏方式已经融入了不少现代因素,现在的艺术家们已无法真正再现中国古人的音乐精髓了。
埙,形如鸡蛋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从这小小的乐器里发出来的乐声,马上会让人联想到空旷的原野,今天的人们听到后,也许会在心底涌起一丝淡淡的惆怅,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往事。
这是残留在人类集体记忆深处的一抹回忆。
从前,这种乐器就是用来在旷野上演奏的,它曾经统治了古中国人的音乐生活。从长江下游到黄河中游,人们在很多新石器时代的古文明遗址中,都发现了这种乐器。埙的制作十分简单,用泥土捏成形状,在上面开孔,然后放进火里烧制。
在中国埙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宽忍看来,埙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有很强的震撼力,用作家贾平凹的话说就是土生地气,它不是一般乐器所能代替的,它对人的心灵,对人的内心世界有震撼的作用。
在艰苦的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和野兽抢夺食物,像野兽一样死于自然灾害。但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们会思索,有智慧,他们的感情更加丰富,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动物只会嚎叫,但人类会歌唱,而且还会让石头、泥土、竹子、骨头发出美妙的声音———乐器诞生了。
从乐理上说,中国古乐一般使用五声音阶,叫做“宫、商、角、徴、羽”,相当于“1、2、3、5、6”,比现代通用的七声音阶少“4”和“7”的音。那么,是不是中国的古乐器根本就不具备演奏七个音阶的功能呢?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所长乔建中认为,不能说中国没有七声音节,没有这个事情。中国人是以五声为主,这跟中国人的阴阳五行的宇宙观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后来的“宫商角徵羽”变成了“金木水火土”,变成“东西南北中”,总之跟五行观念有关。
这个规则也许正符合了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平缓、宁静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因为以五个音阶为主,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缺乏跌宕起伏的戏剧性,而显得沉稳典雅。
□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年代,中国古乐器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音乐家。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音乐和礼仪规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弹奏乐器是培养高贵品德的重要途径。据说孔子本人非常爱好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
从此,古琴就被赋予了高于乐器本身的意义,它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人的音乐生活中。
在中国古代,琴是文人的专用品,弹奏前要沐浴,弹奏时必须怀着肃穆宁静的心态,琴台上还必须燃上一炷香。据介绍,“琴者禁也”,是指弹琴的时候要禁止邪念,以求得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此时的乐器并不仅仅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借助乐器,人们得以陶冶性情,甚至感悟人生和宇宙的深奥哲理。
在历史悠久的武汉市,就有一座古琴台,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琴的故事。很久以前,在这里,一个叫俞伯牙的人听到了琴师钟子期的琴声,当琴声演绎巍峨高山时,他感慨道:多高的山啊!当琴声表现江河奔涌时,他又大声赞美道:多壮阔的江水啊!钟子期第一次遇到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十分感动,与俞伯牙结为生死之交,俞伯牙死后,钟子期把琴摔碎,不再弹琴了。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代称。
就在离古琴台不远的地方有一座2000多年前的乐器殿堂。
1978年5月,在湖北随州,一项对中国古音乐史具有重大意义的考古发掘,带给中国音乐以足够的惊喜:墓葬的主人是公元前5世纪时,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曾侯乙,在墓葬的中室,一间60多平方米的大屋子,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殿庭”,中室的南壁和西壁呈曲尺形立放着一组青铜编钟,它们整齐地挂在木头的钟架上,仿佛刚刚被埋入地下。
这套乐器不仅是世界考古史上惊人的成果,而且也是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伟大发现。整套编钟体积硕大,造型繁复精细,显出磅礴大气的王者风范。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冯光生介绍说,当我们第一次敲响这编钟的时候,它那种非常透明、透明得像水滴一样的音色,还有它那绵长的余音,一下子把大家都镇住了,真是太美妙了!
□早在西汉年间,探险家张骞前往西域各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一些外来乐器因此进入中原地区,从而使中国的乐器发展出现了重大的变革。
在变革中,笛和箫的演进最为明显。
出土在河南的一个文化遗址里的笛子,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音阶的发音器。乔建中介绍说,它就是人利用鹰的翅膀上那个比较粗的骨头,然后把它挖成了很多按孔、吹孔,来吹奏音乐的。
一直到汉代,中国传统的笛子都是竖吹的。乔建中介绍说,萧过去都叫笛,我们早期的那个笛是竖吹的东西,到了汉代以后,是张骞通西域首先带回来这个横吹的笛子。
在人类历史上,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各个民族保持了不断创造和更新的生机。汉代结束后,进入到纷争不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的年代是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各种外来文化进入到古中国,带来了创新的机遇。
中国乐器史上的重大变革产生了。经由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在传统的音乐生活中渐渐占据了明显的地位。
有一种乐器被取了一个中原名字叫“阮咸”。实际上,“阮咸”是汉代流传下来的西域琵琶的变种,在汉时叫做秦琵琶,后来,在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期,由于名士阮咸擅长演奏这种乐器,所以就以他的名字改名叫“阮咸”。
琵琶的名字其实就是指弹奏法,“琵”是指向外弹弦,“琶”是指向内弹弦。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千古名篇《琵琶行》中,曾对琵琶演奏做了无比生动和形象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引进和融合,中国古乐器在唐朝形成了前代所没有过的五彩缤纷的局面。遗憾的是,保存至今的唐代乐器实物非常少见。不过,考古出土的唐三彩却向我们展示了唐朝的伴奏乐队:乐队的乐器是一个大杂烩,有中国传统的乐器排箫、笙、竖笛,也有传自西域的琵琶、箜篌、横笛、拍板。
今天,在日本还保存着少数珍贵的唐代乐器文物。
□经过多次的改造,到了元代,一种新型的中国乐器———弓弦类乐器诞生了,它们的主要功用是为戏曲、说唱、歌舞伴奏和参与某些小型传统乐队的合奏。
乔建中介绍说,二胡音调非常柔和,和曾经在唐朝独领风骚的琵琶相比,二胡显得更加富有表现力,而且,二胡的音色比较接近人声,具有较强的歌唱性。明清以后,二胡家族逐渐扩大,出现了高胡、板胡、京胡等等品种,二胡终于坐上了中国民乐器的头把交椅。
明清时,中国民间乐器的队伍基本成熟了。
历经千年的吸收、创造、淘汰和更新,几类乐器成为中国音乐舞台上最主要的角色,后来按照演奏的方法,它们被分为四种类型,以二胡、京胡、高胡等为代表的拉弦乐器;以琴、琵琶、扬琴等为代表的弹拨乐器;以笛子、箫、笙、唢呐等为代表的吹管乐器;以堂鼓、铜鼓、排鼓、钹等为代表的打击乐器。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却是另一幅景象。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队正在逐渐形成,各种乐器和谐地演绎着越来越复杂的音乐,交响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发自于人类对上帝的敬仰之情,因而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
而中国的传统乐器仍旧沿着自己的轨道往前行进。
中国古代的乐器,共分为 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湖北省出土的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在八音系统中属金,是打击乐器,用大小不同的铜钟来显示音质。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