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种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的防治

哈密瓜镰刀菌果腐病又称白霉病,是哈密瓜上主要病害,多发生在贮运期,哈密瓜、白兰瓜易受害。


症状首要为害果实。初在果柄处发生圆形略凹陷浅褐色病斑,巨细10-30mm,后周围呈水渍状,病部有的略开裂,裂口上生出白色绒状菌丝体,有时呈粉红色,有时则发生橙红色黏质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发病重的果肉呈海绵状、甜味变淡,后成紫红色,果肉发苦不克不及食用。

病原由半知菌亚门多种镰孢菌侵染引起,常见的有4种:FusariumsemitectumBerk.&Rav.称半裸镰孢;F.moniliformeSheldonvar.SubglutinansWoll.etReink.称亚黏团串珠镰孢;F.OxysporumSchlecht称尖镰孢;F.solani(Mart)App.etWollenw.称腐皮镰孢。

发病特点镰刀菌普遍存在于泥土内、空气中,营腐生糊口,前提适宜时,能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又发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式

(1)随机应变选育和莳植抗病品种。

(2)增强栽培治理。

当令采收,不成过迟,千方百计削减各类伤口;贮运时节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跨越85%,并留意通风散湿。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溶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常用药剂防霉宝、多菌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种植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