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什么?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影片讲述一个画家在画室作画时,从画板上突然跳下一个淘气的小纸人,在画室里大闹一通。影片的情节虽然简单,但第一次从事动画创作的万氏兄弟却遇到了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这部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真人和动画同时演出的动画片,片中的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用动画绘制,影片由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片长12分钟。两年后,万古蟾又独立制作出了动画片《一封寄回的信》。两片公映后,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万氏兄弟是中国美术和动画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初从南京来到上海,相继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他们的原名分别为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动画片上所署的名字是他们为自己起的笔名。为研制动画片,他们在自己位于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一间7平方米的亭子间里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花费数年时间,经历了上百次试验,才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研制。
193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他们又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它也是亚洲当时最长的动画电影,在世界上名列第四。解放后,除老四万涤寰早已离开动画创作外,万氏四兄弟中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人都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主创人员。从1960年起,他们开始重新投入在解放前就已开始尝试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创作。此后,历时4年,至1963年,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20分钟的鸿篇巨制。影片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此外,万古蟾还于1957年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除了制作专门的动画片之外,万氏兄弟还为许多故事片制作动画特技。著名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施法的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 1 电影鼻祖
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每当节假日百姓去逛庙会,都会有个固定项目---看花灯。
其中有一种花灯,尤其的吸引大家的眼球,孩子们可以看着它整整一天。
走马灯,我国先人用智慧制造出来的玩具,一个只需一个蜡烛便能看到马在灯上跑起来的神奇玩物为人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至今已经流行了上千年。
“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武林旧事》中如此描写到。
1824年,英国大学教授发现了“ 余晖效应".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在人眼中仍能停留0.1~0.4秒。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同年英国人约翰·A·帕瑞思根据这翼原理发明了“幻盘”。圆盘的一面画了一只鸟,另外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当圆盘被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
在之后的几年,比利时年轻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用自己失明为代价,长时间的注视太阳,直到眼前只有黑暗跟太阳的光影残留,验证了后像的残留时间。
在他康复以后根据上述原理,把画好的图片按照顺序放在一部机器的圆盘上,圆盘可以在机器的带动下转动,圆盘上的图片也随着圆盘旋转,随着速度的加快,图片似乎动了起来,形成动的画面,动画序列图的原型也诞生了。
约瑟夫·普拉多发明的:“诡盘”
1872年,美国两个赌徒,因为争论“马在奔跑的时候四个蹄子是否都着地”而起了争执,双发各持已见相持不下,于是找来了英国的摄影师来帮他们做个裁判。
这位摄影师在赛道的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了一个照相机,照相机的快门分别由一条横过赛道的绳子控制,当马跑过后会拉断绳子触发快门,于是得到了24张马奔跑的图像。
一个偶然的机会,摄影师快速抽动了连在一起照片胶带,发现静止的马活了起来。于是就有了后来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活动电影机”的故事。
- 2 动画先驱
1892年10月28日,法国人埃米尔·雷诺用根据“西洋镜”不断改良而制成的“光学影戏机”在巴黎葛莱凡蜡像馆播放了第一组光学哑剧动画片《小丑和他的狗》《可怜的比埃洛》和《一种好啤酒》。
自此之后,那些运动图片不在是单纯的运动图像,而是充满娱乐的新形式。
雷诺将一个不起眼的小把戏改造成巨大影响力的装置,从此奠定了电影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为了纪念埃米尔·雷诺,世界动画协会组织(ASIFA)将10月28日设立为国际动画日。
1906年,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人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站在摄影机前面对观众,摆上一块画板,摄影机拍下他在画板上作画的过程,(也就是当今定格动画的前身),制成了作品《幽默面孔滑稽表演》,该片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动画作品,而布来克顿也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动画师。
1908年,另一位法国人的埃米尔·科尔制作出了电影史上世界上第一部抽象动画《幻影集》。
他用粉笔在纸上绘画,在一帧一帧的摄制到电影负片上,使得整部影片的背景看起来像个黑板。而他的这套做法也成为了传统动画的制作基础。他本人也被称为“动画之父”。
1914年,动画史上的第一名诞生了。
美国艺术家温瑟·凯特创造了第一个角色动画《恐龙葛蒂》。
在该片诞生以前,动画多是抽象的表达,对于很多观众理解会有困难,在剧情上面也没有大的推动,大都是些情绪的展示,更像是街头的魔术表演。
温瑟·麦凯和《恐龙葛蒂》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动画角色的概念,片中葛蒂的身上也第一次出现了能够表达角色个性的动画表演。
他可以高兴的跺脚,也可以难过的哭泣。
《恐龙葛蒂》影响了整个初代动画人,动画至此也称为了一个单独的艺术表现方式而得到世人的青睐。
- 3 动画帝国
1915年,美国人伊尔·赫德发明了透明的赛璐璐片,并把它用于动画片的制作。
动画师们可以利用透明的赛璐璐片将静止的背景和活动的任务分层绘制,再加以重叠拍摄,大大减轻了动画师们的工作量,从此动画片进入一个快速生产的时期,为动画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而他本人也在之后加入了一家伟大的公司,以编剧的身份制作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动画作品---《白雪公主》。
“华特迪士尼公司",一个成立于1923年的百年老店,版权狂魔,一个不论是动画史还是CG史都绕不开的商业帝国。
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获得了56个奥斯卡奖提名和7个艾美奖,是世界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人。
这个公司有创造了太多第一,今天我们只讲一下在二维动画技术上的突破,之后的公司系列我们会再次介绍这个伟大的公司。
1928年,在经历了前一年员工反水,被发行商坑了一把,痛失自己的作品《幸运兔子奥斯华》后,华特·迪士尼决定不在给别人打工,自己做发行商,开发完全属于自己的IP。
既然要打败对手,就要干一仗漂亮的,还记得1927年电影界发生的大事吗?
没错就是有声电影的发明,不知道的小伙伴要看看我们之前的文章补补课了哦。(CG编年史---物理特效上)
华特·迪士尼借着时代的浪潮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力汽船》。
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里,用了大量的拟声技术,音乐和动作配合的天衣无缝,成为了当时有声电影的最高质量。
奥斯卡也因为这部短片的出现,在之后的1931年专门设置了“最佳动画短片”奖。
米老鼠也成功出道,成为了迪士尼乃至整个动画界标志性的形象。
吃到了甜头的迪士尼继续紧随技术的潮流,当1931年,泰尼柯勒公司发明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后,在第二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
1937年,迪士尼首次运用了多层摄影台,营造出了视觉深度,再次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并在他们的作品《老磨坊》中第一次使用。
同年圣诞前夕,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映。
这部动画片的意义不用再过多的描述,它也奠定了迪士尼以后的创作方向,在之后的时间里迪士尼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V X:CGXSTUDIO
《木偶奇遇记》《小飞象》《小鹿斑比》《小飞侠》《小姐与流浪汉》《睡美人》《101忠狗》等等等等。这些如数家珍的经典动画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但遗憾的是,之后的这些动画在技术上并无太大突破,一直保留着那套流程。
不过在信息时代来临后,迪士尼仍引领了技术的革新,带给了我们更多精彩的动画作品和视觉享受。
- 4 中国动画
40年代,其实除了迪士尼以外,仍有不少其他优秀的作品。
比如上期我们提到的动画大师吉恩·戴奇。
他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猫和老鼠》的导演。
在我们国内,也同样有一群动画大师,他们开创了中国美术片的先河。
万世兄弟!1941年,他们就完成了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这部在战争时期,以“动画为武器”的作品艳惊国内外。
中国的传统水墨山水画,人物的阴阳画法,传统的剪纸艺术,这些组合在被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统治中异军突起,得到了海内外动画人士的认可。
日本的“动漫之父”手塚治虫先生,就是受到了《铁扇公主》的影响,从而从事动画事业的。
这不是万氏兄弟的第一部作品,早在1926年,万氏兄弟就已经做出了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大闹画室》。
据传这部源自美国动画《猫的闹剧》的国产动画在当时就已经使用了真人与动画合成的技术,比美国还要早10来年。
该图为《猫的闹剧》,《大闹画室》影像资料均已丢失。
他们当时的做法是在动画摄影台上挖一个长方洞,再盖上一块细沙玻璃做银幕,银幕上放真人表演部分,银幕下斜放一块特制的反光水银镜片,通过镜片反射将真人与动画合成一体。
可惜遗憾的是这部作品经历了太多动荡的年代,至今已无影响资料,我们也无法欣赏到如此领先时代的作品。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同年,中国动画也有一部跟原子弹一样重要的动画上映。
《大闹天宫》,一部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然而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动画片。
该片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并且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
《大闹天宫》也成为了中国动画永远的经典,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也被中华人民一代代传下去。
最后我们引用万世兄弟的万籁鸣先生的一句话,希望中国动画能越来越好。
“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为了让同胞迅速觉醒起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开玩笑,因而形成了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
- 网友们对中国第一部动画有什么看法?
《大闹天宫》展现的东方艺术境界从未被超越,文中没有提到另一部蕴藏东方哲学的神作《天书奇谭》。
大闹天宫、天书奇谈、九色鹿、魔方大厦、黑猫警长、葫芦娃、阿凡提等等才是经典。现在的这几部所谓的经典,包括哪咤什么的,其实都是披着国产的日漫美漫。、上美厂,出道即巅峰! 看《魔童》的有没有注意到,混天绫变成人形耍火尖枪那段,妥妥的是在致敬《哪吒闹海》啊!几乎跟哪吒刚莲花化身出来,师傅给他火尖枪时,在天上耍的那段一模一样!当然,致敬的不止这点,《魔童》里的老管家,直接就是从《闹海》里3D打印完后过来的。
《阿凡提》感觉从没看全过,小时候电视上遇上哪个频道在播,就索性看完,也不追着看。 和长大后随时在哪个卫视看上一集《亮剑》或《闯关东》一样。
我特别喜欢定格动画,每次电视上播放这部阿凡提时,我都不会转台的。
OK~美国作品想象力太丰富,各种拟人化,日本作品多数是现代题材,青春疯狂,国产作品主要是挖掘传统文化,历史神话传说(身边有些朋友还是觉得国产作品想象力不够,太传统,缺乏创新,其实弘扬一下中华传统内容也很好)
中华老动画不仅仅讲好故事,内里更富藏着文明的启蒙,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其实姜子牙真挺好的,个人感觉不输哪咤比较有深度,在电影院看效果更好!
我喜欢看大圣归来。但是这部和哪吒也可以。中国的卡通电影就差在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我不太喜欢看那些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
熊猫京京,开心街,菲菲的职业,神脑聪仔,人参娃,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蓝皮鼠与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巴布卡,小糊涂神。
都是永恒的经典!我几乎都看过,邋遢大王是六一节那天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的。
哪吒闹海里面托塔李天王在弹琴的那部分也是完全按照真实的弹琴的指法来做的,为了做好这个动作,老一辈的艺术家用多部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研究动作,不是凭空想象画出来的。
美术动画片《大闹天宫》是几代人都就绕不过的童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部电影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这部经典动画故事,藏有中国的审美,也含有中国的文代,更蕴含着真诚,善良,勇敢的价值观,是孩子们再合适不过的故事书。也是我们这几代人童年最好的记忆!
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与没落的原因就是美术电影和动漫产业的差别,中国文化是巨大的艺术宝库,中国画的灵魂是写意,文化风格本身就为美术电影注入了先天优良基因,所以中国美术电影震撼世界!遗憾的是后来者心气浮躁,崇洋媚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给丢掉,转而去学美日工业化的模式,那只有死路一条!若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唯有沉心静气醉心中国文化!在中国画的意境中勾勒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
大闹天宫,天书奇谭,雪孩子,宝莲灯,三个和尚,哪吒闹海,老狼吃鸡,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打白骨精都很经典,现在大头儿子,熊出没,喜羊羊都是在拉低孩子智商。
不想商品经济,精神文化自由上升,美好作品不断。搞了商品经济,粗制滥造飞增,作品断崖。教育商品化,产业化,学生问题越来越严重,家校生三方互相厌恶憎恨,师不像师,生不像生,校领导变成了老板,家长变成了反对派,老师变成了小市民。医疗产业化,医患成了死敌,医生担心安全,患者以为医院贪财,你不信我,我不信你,至于疾病么,反倒不重要了。此外还有商品房,商品相亲,商品结婚,商品化判断人际交往与关系,商品化爱国,商品化评价成功与对社会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一片繁华中,找不到不商品的寸心。我们在亲人,朋友中寻不着不商品的温情。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