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格尼茨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对这类问题进行过实地试验。格尼茨带领他的团队带领他的团队让各种年龄、种族以及不同穿着的人,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问路,然后测试他们的被歧视或者说受欢迎程度。
实验的结果是,这种陌生人歧视现象对于不同的人群存在很大的弹性差别。比如,对于黑人男性青年,人们普遍对这个群体表现出不欢迎。而随着黑人男青年穿着得像华尔街的银行家,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态度也变得更和气。而对于其他年龄、肤色和性别群体,人们随着衣着态度的改变则没有那么大变化。“歧视弹性”可以说明,那些拒绝回答陌生人问题的人并不讨厌黑人,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安全感的考虑而拒绝和看似危险的陌生人说话(在当地黑人青年男性犯罪率偏高)。
在格尼茨测试中,感到自身防御能力弱的人会表现出更明显的对陌生人回避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不欢迎、歧视。对于一些生活状态比较更保守的女性来说,出现在她们生活范围的年轻力壮的“外乡人”可能被想象成最危险的。除非这些人穿着非常考究。
不过问题似乎还没完,如果自认为防御能力较差的老年妇女对陌生人表现出更明显的拒绝和不友好,那么为什么年纪更大的女性,比如 70 多岁的老奶奶,为什么老奶奶们没有被人们认为是最歧视外来工作者的人群。
很明显,老奶奶离开自己房间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要远远少于老阿姨。当然表现对对方反感的清晰程度上,老阿姨也明显更胜一筹。
当然,对老阿姨的反感也有外来人口自身的原因。很多人本身就对老阿姨难对付有预期,当他们真的遇到和想象相吻合的情况时,这种想象就会被自我证实,并留下深刻印象。这个过程有点像人们对闹鬼的自我想象印证。
提到中国大妈这个词,不少人都会感到十分敏感。这个词也是当初调侃国内中老年女性而来的新名词。很多人一想到大妈,第一反应便是“聒噪”“蛮横”“素质低下”,可是,大妈们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观点是否太过片面,以偏概全了呢。
许多人认为,大妈们总是精神太过饱满,热衷于占小便宜,还总是在公众场所做一些不礼貌的事情。很多媒体在报道中,总是带着戏谑,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做事情的围观者,要理性地看待“大妈”被污名化这件事。难道大妈们身上就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除去一小部分言行的确有所冒失的大妈,如今的很多中老年女性身上,仍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退休后并没有放弃学习,选择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老年大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新时代的大妈们积极的参加一些充实自己的活动,可能是兴趣爱好,也可能是新的技能学习,但是这样的心态,却是现今不少年轻人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行为不端的大妈们,要能够看到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次,生活中很多大妈在出门游玩时,总会带着五颜六色的丝,摆着各式各样的动作,很多年轻人看到会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但仔细想想,她们年轻时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退休后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积极主动的游山玩水、与他人交流,从她们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社会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确实是很大的,但是年轻人不能因此就消沉下去,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的消极,他们正是缺乏一些像大妈们一样积极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情,在乐观的前提下,才能够让年轻人们抵住压力,越挫越勇。
不可否认的是,人无圣贤,大妈们当然也是如此。她们彼此的文化和素养本身就存在差异,参差不齐,因此很难避免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愿看到的事情。并且她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与现今的社会之间存在质的飞跃,因此观念的碰撞让她们无法与新思想时刻保持一致,但如果仅以偏概全,这样的说法便有失公允。我们要能够看到她们身上的勤劳和勇敢,更要看到她们身上敢想就敢做的勇气。
简而言之,将“大妈”污名化,自然是万万不可的,太过片面的想法很容易让自己对她们下一个刻板的定义,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她们的一面,当然,更不能以一小部分人的错误行为,就让更多的人也背负这样的看法。也相信随着时代的变化,未来的“大妈”一词不再充满戏谑,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褒义词。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