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达达搜了解到,关于感动中国的邮递员王顺友去世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每一个行业都有值得让人尊敬的人,他们可敬可爱,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比如邮递员,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着,为我们的优质生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邮递员王顺友。
王顺友(1965年11月-2021年5月30日)
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
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年来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2019年9月25日,王顺友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021年5月30日,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获悉,王顺友因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逝世,享年56岁。
永不凋零的大凉山索玛花
5月大凉山,一朵绚烂的“索玛花”凋零了。
王顺友,这位几十年来在大凉山跋涉了几十万公里的“马班邮路”邮递员,永远离开了我们。生前,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在2019年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入选“最美奋斗者”。他的坚实足迹,他的笃定背影,永远地留在了大凉山百姓的记忆里,留在了全国人民的心目中。
王顺友被誉为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从他担任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邮递员起,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段漫长而又孤独的旅途。很多人都说自己孤独,却不知真正的孤独,就是没人在身边。王顺友一人一马,每一次在山里一走就是好几天,尽管四周荒无人烟,但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他心怀梦想、挑战执着、苦中作乐,最终战胜了孤独,在坎坷的邮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这段邮路,王顺友走得艰辛,却走得坚实。有人曾经统计过,王顺友从业邮政20年时,已跋涉了26万公里,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写下这个数字很容易,却需要王顺友用20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来践行。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诠释了一名勤恳朴实的劳动者对爱岗敬业的诚挚表达。
数十年如一日,让王顺友坚持下来的理由,不是为了一个饭碗,而是每次把报纸和邮件交给乡亲们,他们那种高兴得像过年的劲头。多么善良淳朴的人啊,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正是这样一种为民服务的情怀,让他不惧风霜雨雪,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搭建和守护着这条大凉山群众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通道。
王顺友曾说过,他愿意一直走在邮路上,但不希望后人再走这条“马班邮路”。2017年,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的开通,凉山州终于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通乡公路。如今,随着基础交通的不断改善,外面寄回大凉山的包裹,很快就能在家门口收到。梦想实现了,王顺友无憾而去,却把斯人逝去的遗憾留给了大凉山。
独行者,道不孤。如今,“马班邮路”已成历史,但王顺友的故事和他的精神,就像索玛花儿一样漫山遍野,鼓舞着每一个奋斗者,生生不息,永不凋零!
痛别王顺友:“马班邮路”上的山歌不再响起
“马班邮路长又长,
山又高来路陡峭。
情注邮路不畏险,
爱洒人民永不悔。
……”
王顺友嘹亮的歌声曾拂过“马班邮路”上的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只是,这歌声今后再不会响起了。
父亲、儿子、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王顺友众多人生注脚中,他最愿意大家称呼他的还是“邮递员”。
他拥有得很少。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王顺友作为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上一位普通的邮递员,在绵延数百公里的雪域高原上,牵着马驮着包袱,默默行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把外界的信息送到深山里的村村寨寨,一份包裹、一封家书是大山里的期待,却也是他的艰辛旅途。
他也拥有得很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是王顺友30多年来的奋斗之歌。
30多年来,他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30多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
30多年来,他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不断挑战自然、超越自我,进行着一场独特的马拉松赛,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
30多年来,他以忠诚如铁、责任如山的可贵精神和执著不悔、坚定顽强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邮政史的记录和传奇。
平凡中的伟大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00多座,50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大部分人口分散居住在大山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过去木里的交通通信非常落后,很多乡镇都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也没有电。那时,邮件的传递全靠邮递员背送。
20世纪60年代,逐步给邮递员配备马匹,开始实行马班邮路。通过马班邮路,党报党刊、政策文件才能尽快地送到偏远的乡村,党的声音才能传到木里的每个角落;通过马班邮路,远方亲人的问候才能温暖着家乡父老的心田。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中国邮政史上的"绝唱",王顺友就是为这首"绝唱'而生的使者。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王顺友,对他说 “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那年时王顺友不到20岁。他继续走着父亲走过的路,一走就是30多年。
那时,年轻的乡邮员第一次感受到了马班邮路的遥远和艰辛。他每走一个班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吞几口糌粑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或啃几口冰块,晚上蜷缩在山洞里、大树下或草丛中与马相伴而眠,如果赶上下雨,就得裹着雨衣在泥水中躺一夜。
这些艰辛在王顺友看来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他心里憋得难受,就和骡马说话,要不就唱山歌。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此时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女的画面,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在这条路上,他曾遇到过歹徒,手持随身带的柴刀和歹徒对峙;用溜索过雅砻江时因溜索断裂,差点被卷入波涛汹涌的江水中;甚至,在这条路上,他还被受惊的骡马踢破了肠子……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王顺友在这条马班邮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条邮路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
每当王顺友想打退堂鼓时,就会想起自己把邮件送到老乡手里时他们高兴的样子,想起赶了一天一夜路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家头的样子,想起自己在路上生病了乡亲们陪着走几天几夜的样子。“乡亲们需要我”这一个念头让王顺友继续坚持了下来。”
1998年8月,木里县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和泥石流袭击,按规定,这种情况下王顺友可以暂停邮班。但是,当他在邮件中发现了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便坐不住了。他清楚地知道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这两份通知书意味着什么。当年接到通知书的布依族女孩海旭燕和藏族女孩益争拉初的家人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当他们打开家门,看到一身水、一身泥、腿上流着血的王顺友,从怀里掏出那封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滴水未沾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都哭了。
多年来,王顺友一边送邮件,一边尽量为乡亲们做些事情。倮波乡磨子沟以前只能种土豆、包谷、荞子,后来王顺友在送邮件的时候,顺路给那里的老乡带去白菜、青菜、萝卜等蔬菜种子。慢慢地,磨子沟的村民有了自己的菜园,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也经常给乡亲们代买东西,山里有人得病,就为他们带药;村民们需要农药时,就买好为他们送去。有的乡亲让他寄信和寄包裹不知道付邮费,王顺友就自己拿钱垫上。
一颗金子的心,换来的是金子的情。马班邮路沿途的乡亲们都把王顺友当成自家的亲人,每当他要来的日子,许多人家就会等在路边,拉他到家里喝茶吃饭,走时,他的口袋里会塞满鸡蛋、核桃、水果等各种好吃的东西。
由于常年奔走在马班邮路上,王顺友落下一身的病,尤其是患有严重的风湿和眼疾。另外,他还患有癫痫病,每天要靠吃药控制病情。2017年6月,在组织的关心下,王顺友不再负责邮件投递工作,转而从事党务管理工作。也是在2017年,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的开通,凉山州彻底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
今天的木里,现代化的邮车穿梭来往,宽阔平坦的硬化路进村入户。王顺友踏过的山路被公路取代,他100%的投递准确率,被新一代投递员继承。
“每次跟我们谈到这些变化,老王总是高兴地感叹‘不需要我啰’,但怎么可能不需要他呢。”与王顺友共事多年,同为邮递员的何勇说,不管时代怎么变化、邮路如何改变,马班邮路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马班邮路长又长,
山又高来路陡峭。
情注邮路不畏险,
爱洒人民永不悔。
……”
当孤独无人诉说时,当深山长夜害怕时,王顺友都会唱起自编的山歌。而今天,同事们也唱起山歌与王顺友道别,歌声拂过木里县的崇山峻岭,拂过山顶的皑皑白雪,拂过“马班邮路”上的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
以前“马班邮路”沿途的乡里乡亲,一听到山路上响起嘹亮的歌声,就知道邮递员王顺友来了。只是,这一次,邮递员王顺友离开了,山歌再不会响起。
以上是感动中国的邮递员王顺友去世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达达搜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