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农业劳动特殊的育人价值,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和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甚至在一些人身上存在鄙视劳动者的行为。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等问题,《意见》的印发,意味着多年被忽视的劳动教育重回大众视野,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各类劳动中,农业劳动特殊的育人价值,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生产劳动一直是教化的主要载体。农业生产劳动,既作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向年轻一代展示和传递劳动经验的渠道。“耕读传家”的观念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劳动具有特别的教化意义,笔者把农业劳动的育人价值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增长知识,学会科学思维。农业劳动过程可接触诸如作物品种知识、种子知识、土地与土壤知识、施肥与灌水知识、气象知识、防虫与防病知识、农业工具使用知识、栽培知识等。观察作物的生长过程可以使儿童思考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类因素,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训练是一般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体验劳动艰辛,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在农业劳动过程中,收成与劳动投入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原因在于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从事农业劳动最能体验“汗滴禾下土”和“粒粒皆辛苦”,培养人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情感,从而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第三,善待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农业劳动是和大自然打交道的活动,在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人们不断了解自然规律,积累利用自然服务生产的经验,同时体验大自然力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养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品质,农业劳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教育以及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四,培养诚实的品质。农业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诚实”,诚实品质是农业劳动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发芽、开花、结果,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灌水、施肥、除草,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没有播种就没有发芽,没有浇水就没有生长,没有施肥就结不出优质的果实。在农业劳动过程中,人们强烈地体验着诚实劳动的因果关系,领悟诚实的意义。

第五,培养耐力与忍耐品质。农业劳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完成一个环节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任何环节都不能丢失或逾越,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农业的周期性也决定了农业活动不可急功近利,更难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生长周期,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磨练耐性,培养人们对成果预期的品质,培养人的耐心和对未来的憧憬。此外,农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教育人们尊重自然的同时,也培养忍耐、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第六,培养感恩和祈福的情操。农业劳动对感恩品质的教化在于培养对大自然和土地的情怀。人们在农业劳动中体验到大自然的恩赐,没有阳光、雨水、土地,作物就不能生长,世界就没有生机,人也就不能生存。这种对大自然的感恩情怀是一种普遍的感恩情结。在农业劳动过程中,人们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感恩土地生生不息、年复一年地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提供生存的条件,进而培养出对土地深厚的感情,成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七,珍爱生命的品质。农业劳动的对象是生命体,农业劳动过程就是培育生命、爱惜生命的过程。无论是种子的发芽,还是幼苗的生长,或是小动物出生与长大,都需要人的悉心照料,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体验生命活动的规律,探讨生命的奥秘,发现生命的价值。农业劳动过程就是陪伴生命成长的过程,从珍爱动植物到珍惜人的生命,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联想到人的生存环境,深刻理解保护生态、珍惜水源等生活环境的重要。农业劳动过程的生命教育,比一般课堂上的说教更具体更丰富,也更有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视农业劳动特殊的育人价值,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农业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不仅乡村学校要开展农业劳动教育,城市学校也应该创造条件开展农业劳动教育。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